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
作者:顾三川
一、作文教学观念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要合一”。作文活动本身就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即做人。生活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由一个权威型的、严厉的长者,变成一个可以倾听学生心声的朋友。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死板、低效、无趣的现象,通过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性的交流,从而去发掘生活中点点滴滴可写的亮点。
二、作文能力培养生活化
写作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光靠教师学习生活作文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不够,还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作文命题生活化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命题的好坏往往影响着学生写作情绪和作文质量。衡量命题的好坏标准首先看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更看是否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命题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作文命题开放自由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自拟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定题。例如:寒暑假中,学生都会经历一些事情,或者令他们感动,或者令他们快乐,或者令他们伤心……开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和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假期中的生活和感受。这样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有话可写;(2)半命题,半命题作文即给出一部分内容,另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来确定,学生自己把内容补充完整。比如“令我的人”、“一件 的事”;(3)话题,通常给学生一个话题,学生在读完这段话之后,根据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进行作文,自拟题目。例如:“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中渐渐长大。一次拥抱、一次亲吻、一个祝福、一句叮咛、一次谈心、一个眼神……无不倾注着他们对你深深的爱。对于这些,你一定也成深深感动。那就请你将曾经令你感动的那一次(一次拥抱、一次亲吻、一个祝福、一句叮咛、一次谈心、一个眼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四、作文指导生活化
命题生活化即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怎样写?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是生活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活作文的指导也要突出生活化。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常常没话写,其原因不是我们的生活枯燥单一,而是我们的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漠不关心。有些学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更不关心生活中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不知道哪些事该写,哪些不该写。因此,写出来的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废话”,或者是枯燥的流水帐。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当然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眼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教低年级时,可以先指定学生观察什么,例如:观察家里有那些家具,什么样式?然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关注生活的能力,又培养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日后的生活作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二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学生关注生活还不够,还需要将关注的生活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可以通过课文的“精读”、课外的“泛阅”和日常积累,这三个基本途径来“以读促写”,积累生活;三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敏锐地感到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是宝贵的作文资源,我们应该抓住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在上学期学校组织的“钱塘踏春”活动中,老师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记录下与本次活动有关的精彩习作。其中有位一年级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长征》的作文:“今天,听说要去钱塘踏春,我非常高兴。中午吃饭五分钟就解决了,赶紧小跑回教室,系好红领巾,戴好小黄帽……一切准备就绪,就差几位同学了,终于人全部到齐,我们浩浩荡荡地出发啦。校园门口,人山人海,我差点走丢了。我们走出校园,啊!真美。路边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草的芳香。黄色的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还没走一会儿,我的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提不起来,身上已是汗流浃背。整个班级就像溃败的军队,这时体育委员杨录浩灵机一动,给我们喊起了口令,使我们士气大振,渐渐落后的我们一下子就遥遥领先了。大约半小时左右,我们终于站在了钱塘堤岸上,看着滚滚远去的江水,迎着凉爽的江风,我们吟诗颂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通过这次‘长征’,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肯吃苦,你就能成功。”一次小小的活动,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收获了一篇生动精彩的小作文。
五、作文创作生活化
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作文时就有内容可以写,对作文也有了兴趣。生活作文的创作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打破了传统作文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出示题目,提出要求,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形式,情境作文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生活作文,生活情境作文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作文训练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会上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实践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兴趣盎然地、高质量地完成作文,提高作文教学地效果。本人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并能用文字描绘秋天的景色,我创设了视听情境,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眼中的秋天,启发学生的想象,并为现场写话埋下伏笔。在现场创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的作文中有一两句或者一段很精彩的语言,于是我把这些学生的思维之花摘录下来,同学刘:“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枫树姐姐披上了红色的外衣,柿子妹妹戴上了一顶黑黑的帽子,桂花仙子被风姑娘吹着到处传送芳香……”,同学唐:“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菊花好像被秋姑娘涂上了黄色的颜料,苹果像被火烧着了,梨子像是晚上跑到树上的,身上都是月亮的金黄……”,同学袁:“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梨子像是长了斑点的圆月亮,枝头的苹果像是下午的太阳,石榴像是一颗颗红豆的搭成的红房子……”。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代说过:“人生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楚。只因有了克服困难的经历,人生才会更精彩。其实,困难只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你一次次勇敢地跨越障碍,人生才会一步步向前迈进”。学生只有投入生活,疏通生命的灌溉渠道,当有了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心灵的体验,有了情感的冲动,才能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改变内容空洞的局面,学生的习作才能变得有真情、有新意、有个性。
顾三川,杭州经济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