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发言
作者:吴鹏飞
在我们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公开课上,某教师在上课前就跟学生交换了他的看法。他说:“上课时,我总要求学生不必举手,要想发言,想好了,自己就站起来说。”学生也接受了他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真的没有举手,都是自觉地站起来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读书感悟,课堂气氛很活跃。一堂课下来,许多教师都认为这堂课上得很成功,都赞叹学生发言的勇气,思维的活跃。听着老师们的议论,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不举手发言,是不是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
就常情而言,老师在学生面前是尊者,理应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举手,老师点名首肯,他们再站起来发言,这是多么有序有礼的课堂教学秩序呀。举手的学生越多,就证明思考的学生也越多。举手的学生多了,如果都站起来发言,课堂是不是显得没秩序了呢?如果你一言,我一语,没老师插话的份儿,是不是对老师不够尊重呢?我认为这恰恰相反。发言的学生越多,就越证明学生思维的活跃。学生敢自觉站起来发言,证明他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本身就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怎能说学生不是在尊重老师呢?
二、老师应允后才能发言,是不是给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呢?
课堂上,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凡举手的学生,多为成绩较好的学生。年级越高,这个现象就越突出。老师要求学生举手发言,那么能得到发言机会的总是那么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呢?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是不是因为他们没举手,就没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看来,学生发言的机会就操纵在老师的手中。要是发言的学生多,也许老师就只点那么几个成绩较好的。这样就会伤了其他学生的自尊。这显然悖逆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是换个角度看呢?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发言,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学生自己会怎样呢?这肯定会是课上另外一个亮点。要知道,学生不需要老师首肯,自己就站起来发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其他学生看到别人能站起来发言就会想,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呢?机会就在我手中啊!我们当老师的,为什么不能把自己掌控的权力交给学生呢?
三、如果学生都站起来说,是不是没突显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呢?
在课堂上,学生如果都抢着回答问题,老师对此会感到十分欣喜的。这时,老师如果不让学生举手,彼此都争着说,抢着答,这会导致课堂教学进入“无序”状态。许多老师有这样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给予严格要求,让学生自觉进入“有序”状态。一学生在发言,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如果自己有新的看法,可自觉地站起来发言,千万不要坐在那儿插话,放“冷话”,形成“一窝蜂”的课堂局面。教师这样坚持下去,不仅是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更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一旦这个学习习惯养成了,那么这个班的学生思维就被“激活”了,在课堂上就会自主地探究新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会更加突出,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对话者了。
看来,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发言,不仅仅是教师权力的下放,更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敢为人先的发言勇气。学生也会随之打破传统的要求,在课堂上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把握自己发言的机会,成为一个会学者。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的轻松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和创新的课堂。
吴鹏飞,教师,现居湖北北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