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尝试训练型课堂教学

作者:马永红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学的训练课,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而我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明确教学目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筑训练型课型。带着这一认识,在上小学语文课十一册第八课《落花生》时,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三个目的:一是要学懂这篇散文之中的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学懂文章内容;二是要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要赞美花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花生这一平凡的事物告诉大家要做有用的人;三是要知道文章采用了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我们要学会用这种方法来写作文。在课前,我就把这些目的告诉大家,再去学课文,有的放矢,学生就容易抓住重点,不会造成学得多而杂,却一无所获的局面
  
  二、采用多种方法使训练落到实处
  
  明确了目的,接下来的任务是边学边练,达到预定的目标。学懂内容,明确中心及写作方法。我层层深入,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上下功夫,设计了各种练习。
  如学第一段,在讲解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重点词的随句理解练习。
  1.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这句话的“怪”不是本来的意思,在这里作“很”,这是一字多义的练习。
  2.“……再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里的“居然”是个关联词,是“没想到”的意思。我又用这两个词虽只差一个字,但所用的语言环境和意思是相反的,这样的练习,很清楚地就让学生区别了一字多义和两个字的不同用法。
  再如,学“全家人议论花生好处”这部分内容时,我是着重进行了读后理解的训练,先请学生自由朗读全家人的话,再朗读父亲讲的两段话,理解之后又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边读边理解,到最后,同学们自然明白了父亲的话就是告诉我们“人不仅要追求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做有用的人”,水到渠成,文章的中心也就这样揭示出来了。那么这一段的教学,从内容到中心,都是“读”出来的,采用的是“读”的训练。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训练的必要性。
  语文不管怎样学,到最后要来考察水平时,“写”往往是重要的一环,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所以教学生学好作文这一工作,是需要长抓不懈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及时学习别人的优秀写作方法和技法,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落花生》这篇课文中,重要的写作方法是“借物喻理”,这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种写作技巧,很多优秀文章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借物喻理”这四个字的意思大家在学课文时已经明确了,关键是怎么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需要老师帮助他们作一些铺垫。我设计的练习是,请同学们写出这几样东西的最可贵之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铺路石:被别人踩在脚下,毫无怨言,默默无闻作贡献。……
  通过这样的练习,同学们就心中有点数了,然后再确定一下自己所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赞扬的精神,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列好提纲,搭好文章的框架,再写完整,再润色,这是“写”的训练。
  说、读、写都训练到了,那么“听”的训练该怎样落实呢?其实,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听”已经太多了,所谓“满堂灌”、“填鸭式”都是老师说的太多,学生听的太多太杂的缘故。那么学生到底该听些什么呢?我认为,跟文章内容与中心很有关系的背景材料学生该听,文章中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句子学生该听老师讲,总结性的语句学生也该听,其他内容当讲则讲。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设计综合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听练—读练—说练—写练”四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三、结论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筑训练型课型。本文是在上小学语文课十一册第八课《落花生》时,本人做的一些尝试。
  马永红,新疆克拉玛依市电视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