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找回失踪了的阅读

作者:葛友民




  我国历来就有注重读书的好传统,这从许多古老民居的楹联就可以看出来。比如“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耕与读”,“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日耕日读”,都是把读书和耕田列为人生头等大事。古人为了读书,“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现在欧美等国的中学生已渐渐走出了对电影、电视、网络的迷恋,走上了一条阅读回归的道路,他们不但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普希金的著作,而且也对我国的《论语》《老子》《庄子》等颇感兴趣。而我们的不少中学生则恰恰相反,阅读,一度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失踪了。他们一味地追求所谓时尚,而把真正的时尚——读书抛却脑后了。要找回失踪了的阅读,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确立阅读的位置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互动。多走进作品,才能更多地激起自己的心灵感悟。感悟和理解能力增强了,分析和鉴赏能力也提高了,联想和想象能力也自然能够得以提升。相反,如果不积极阅读,思维就会变得闭塞,反应就会迟钝,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了。
  中学生的阅读应该确立人文性的特质。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地强调分数,不鼓励甚至于禁止学生的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一的教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抑止了学习兴趣。只有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才能使学生由无知变得睿智,由浅薄变得厚重,由幼稚走向成熟。要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光辉、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好作品,培养他们的正义感,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拥有爱心和温情。在阅读中,学生可以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这样就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奠定起坚实的人文底蕴。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它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通过阅读,每个人都能变得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阅读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也就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二、培养阅读的习惯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对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能够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就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受到好的教育,养成好的习惯,必将对一生起到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无处不在。平时学习的间隙、生活闲暇之时,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份报纸,一本杂志,每天都能翻一翻、品一品,了解一些社会新闻,捕捉一些生活信息,都能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养成他们关心生活、关心人生、关心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应多诵读古典诗文。所谓诵读,就是出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调,读出情感。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精美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深远,韵味十足,读来如饮醇酿,如啜芳茗。如《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通过诵读此类经典佳作,就能使学生进入文章理解的“洞天”,领略中华语言文字的奇妙魅力。
  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在语文学习乃至生活中才能左右逢源,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古人告诫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的确,许多学生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就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因此,要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笔的习惯。具体可以指导学生摘录美词、佳句,作读书笔记,写批注、感悟等。
  
  三、选择阅读的方向
  
  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要尽量把底垫得厚实一点。但时间不多,捷径就是选读名著。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正是中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绿色长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强化其角色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尽快成长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余秋雨说:“名著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人们共同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此外,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选择几个制高点,一本一本慢慢地啃,神定气稳地反复嚼咀,把别人的观点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知识和素养就渐渐成型了。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这样两种人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眼前世界的禁锢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只看见合自己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的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而那些有着较高阅读品位的人,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一个有着深邃思想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世界就无限扩大了,人生境界也就提升了。可见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来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们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浪费在了武侠、言情甚至凶杀等无聊的通俗读物上,则是太不应该了。
  
  四、品味阅读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培根也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智。”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天地,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那么,我们的语文学习将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人生长河将流淌出优美的旋律,社会也必将变得更文明、纯净和高雅。杨绛把读书比作“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如果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也可以立即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关上大门一一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一一谁也不会嗔怪。这是在读书以外的世界里难以寻得的自由!
  贾平凹把读书与大智慧联系起来,认为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可以说是对读书境界的最精当的概括。
  读书,多么富有魅力的一个词。琅琅的读书声,是最美的人间天籁。一卷好书在手,世界尽在掌握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葛友民,教师,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