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对话
作者:付启胜
对话,原指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谈话,也指两方或多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目前已超出了原有的语言学范围,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有效策略,追求的一种状态,从而成为一种渗透于人类一切行为的意识或哲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独白式而言的,是师生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手段与方式。德国学者克林伯格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巴西教育学家保罗·佛莱雷也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对话教学绝非对传统“谈话”式教学的理论化,它是一种教学精神、一种教学理念,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的相互转向,是对话主体心灵上的相互回应,也是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理解和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强调的是,阅读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重在让学生获得自我真实感受,而非他人体验与感受的移植。阅读教学应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建立多元互动的信息通道,进行信息沟通并产生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是师生分享彼此的观念和人生体验的的过程,是学生在平等与合作的平台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过程。
当前,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对话理论,给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话,给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但由于人们对对话理论研究不够充分,认识不够深刻,课堂对话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粗略肤浅,或者流于形式,点缀课堂。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对话”,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对话的层级关系,把阅读教学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基础层次:与文本真诚对话
读解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最基本而又必须首先进行的对话。“对话性的阅读就是和文本展开平等真诚的交流,通过和文本的视野交融,共同建构新的意义,共同进入新的境界”。文本作为一种学术概念,其对应概念是“读者”。在一切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何谓文本?传统观点认为文本就是教科书,就是知识的载体。新的课程观认为,文本是可供开采的信息资源。狭义上的理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白纸上的黑字,是由“文砖字瓦”砌成的东西。“读者”首先是老师,但主要是学生。学生运用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和文本对话,往往是从其已有的经验和智力出发,深入思考,重组知识系统,从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心智结构。离开了文本,阅读教学的对话就是无的之矢。学生与文本对话,沉浸其中,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从而去建构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如教学同一篇散文《道士塔》,笔者见到过两种对话方式:一是教师指导学生搜集“道士塔”和敦煌莫高窟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并说明;二是让学生把文中集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找出来,引导同学讨论交流、品味鉴赏这些语句,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方式一:仅停留在资料的搜集和介绍上,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了解不多,对作者的情感体味不到多少;方式二:能够使学生与课文本身亲密接触,更好地体味当代散文名家余秋雨那弥漫在文章中的悲怆苍凉的情感。引领学生展开与作品的真诚对话,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与感受,感受作品的风格与情调,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要正确地与文本对话,科学地解读文本,既要体现文本的人文性、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工具性、技术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那些被热炒的情感、价值之类的人文目标,应该具体而自然地融化在文本本身的解读过程中,融化在反复的吟读、品味、领悟、联想、比较、探究之中,而不是生硬地注入,更不应该是时髦的装饰。只有在准确解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剖析文本的人文内核,进而提高解读者的人生境界,从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中间层次:与作者精神对话
与课文作者的精神对话,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应答。这是较高层次的教学对话。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教学时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也就是说,阅读其实是读者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这道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作者灵魂的过程,就是读者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对话中,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与其精神相遇。作者在文本中叙事抒情,学生读者会无声地肯定或否定、回答或质疑,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人生体验等建构和生成着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新的文本意义。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时与作者的对话内容,有着与教师所“启发”的标准答案不同的色彩。这种无声的交流,似山涧溪流在学生的心底流淌,是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又高一级的对话。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里,如何设计对话的主题,把握对话的深度,就成为教师素养的重要表现了。如一位特级教师执教《我与地坛》,随着“地坛与史铁生的关系”的讨论进入尾声,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如果是别的遭遇不幸的人来到这里,会不会也像史铁生一样得到如此的启示,重新坚强起来呢?”这位老师顺势让其思考文本读解之外的问题,学生们充分了解了作者的特殊身份与不幸遭遇,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大自然的声音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的,大自然的内涵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悟到的;每个人的气质、倾向也是不同的。史铁生天生有一种不甘失败、不愿轻生的禀赋,他内心一直都有强烈的生的渴望。地坛的生机和永恒,是他鼓起勇气,勇敢生存的外在因素。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坚强的人……”学生们摸到了作者的脉搏,使得文本表层之下的深层意义得以揭示。
三、深层本质:与自我心灵对话
“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与自我心灵对话是师生的自我对话,是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就是使自己站在自己的面前,凝神观照,对自身经验知识、行为、思想等进行的回味和合理性追问。反思是自我对话的基础和途径。反思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性思维,它是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事后的、本质的、批判的、纯粹的和思辨性的思考与反省。在对话互动中,学生边听取他人发言边反思自己的理解,与内部的“我”不断协商,与自己的心灵在做最近距离的接触,个体内心的矛盾或困惑往往能促使他去思考、感悟和探究,现在与过去的“我”、现实与理想的“我”对话,使个体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使困惑走向澄清,自我不断地获得充实和发展。“如果仅仅是把各种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每一种知识互不联系,那么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排斥了。其结果只能培养出‘单视野的人’‘生物人’‘文明的野蛮人’‘破碎的人’‘考试人’‘有IQ而没有EQ的人’。相反,如果各种知识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联系,具有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就有可能产生智慧,人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自我对话揭示了教学对话的深层本质,使对话具有了深刻意义。
对话教学是开放性的,指向未来的,对话的本质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是对未知领域的共同认知。对话是可持续的,一次对话,往往会引起对话主体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潜能,会带来对话主体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不断地否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对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结果是师生思想与行为的转变,即对话交往观念与能力的形成,对差异的深层次认同和对世界理解的加强。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即成为确定教学目的、手段、模式等的合理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反思,追问自身与他人言行的合理性,反省所听到的、读到的以及看到的一切,斟酌自己的经验和问题的真实性,找到对话何以达成或何以失败的根源。可以说,反思是一种工具,以此加深对对话的认识,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话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不是形式上的“点缀”,而是内在的迫切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对话的内涵和层次,积极创造有利于对话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对话”,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保罗·佛菜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4]王尚文.“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5]夏尊,叶圣陶.阅读与写作[M].开明书店,1948。
[6]夏甄陶.人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版。
[7]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付启胜,浙江嘉兴教育学院桐乡校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