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背影》及其文化思想价值

作者:何年早 姚桂宁




  一直以来,我们对《背影》的教学研究,仅仅局限于文本的父子情深——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我以为这对文章的思想文化价值开掘得不够深。朱自清先生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学成以后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溶聚于他的血液之中,这传统文化也在《背影》中表现了出来。
  
  一、积极的入世态度
  
  从《背影》中看,父亲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特别是面对生活的艰辛,人世的艰难,父亲没有发牢骚,没有怨天尤人,在儿子“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时,父亲劝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是一座山,一座巍峨的山,他要撑家业,振家风,他变卖家产、借钱办了丧事。“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父亲知道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更何况朱自清又是家中长子,所以他竭尽全力让儿子读清华。为了生计到南京去谋事,儿子代表着家庭的形象,在外面要让儿子穿得好一些,做了一件紫毛大衣给儿子御寒,自己却穿着一件布棉袍,并且买橘子给儿子,以防儿子在路上口渴。
  父亲以自己的身教影响着儿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朱自清先生在《我是扬州人》中说:“那时要做一个世界人,连国籍都觉得狭小,不用说省籍和县籍了”(注:“那时”指读书求学阶段),可见先生是胸怀大志,放眼世界的。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用三年的时间学完了四年的本科课程,提前一年毕业,这固然有当时家庭生活的原因,但其中人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颂的。
  朱自清先生一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让他们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这对我们也是有着启迪意义的。现在全球一体化,竞争激烈,各种挫折会接踵而至,我们不可妥协,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永远弘扬的浓浓亲情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是著名的,像每年的春晚,全国人民欢聚一堂,共度新春佳节,喜气洋洋,亲情浓浓。父慈子孝,是我们中国人理想的家庭成员关系的定格。《天仙配》里董永卖身葬父,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与七仙女成就一段良缘,是人们对董郎的褒奖和良好愿望。朱自清从北京到徐州,和他的父亲一道回扬州,奔其祖母之丧事,不正是尽孝之道吗?
  当然,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主要是一位慈父的形象,以及洋溢在父子之间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前文说到朱自清的父亲“做了许多大事”,是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人,浦口送别一段时期,朱自清的父亲心情不好,工作没了,生计很难,在此情形之下,儿子在徐州落下了眼泪,但父亲安慰儿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好汉打掉牙和血吞”之势。车站送别的场面,更是把慈父的形象推向极至,催人泪下。父亲因为忙本决定不送儿子,嘱托茶房甚是仔细,但还是决定送儿子,在经济困难、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还是去为儿子买橘子,过月台的难堪,正是爱子至极的体现。在父辈的眼里,儿子是永远长不大的,父亲以能为儿子多做一点事而感到踏实、安心。儿子呢,也体谅着父亲,“北京已来过三次”,不必送,父亲买橘子回来时,“我赶紧去搀他”,看到父亲的辛劳,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劳累,一次又一次的落泪,不正是儿子对父亲的深情的体现吗?
  在朱自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挚爱亲情是值得称颂的,是令人羡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另一方面家庭亲情又在流失。有这样的一则公益广告:周末了,两位老人张罗了一桌饭菜,准备迎接儿孙辈回家,孙子、儿子打来电话,说因为忙,不回来了,老奶奶一脸的失落相:“忙!都忙!”“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水永远是往下流的,老人为儿女付出了自己最好的一片爱心,但现在又有多少做儿女的与父母们生活在一起呢?现代家庭亲情、温情的逐渐流失,让我们觉得应该多读读《背影》一类的文章,将父慈子孝一类的传统美德,溶入华夏儿女血液,永远地加以弘扬。
  《背影》是经典,是浓缩了传统的经典,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文化价值愈加突显,它将哺育着更多的读者,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
  何年早,姚桂宁,教师,现居安徽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