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留白技巧

作者:江 雄




  人们常说残缺是美,如断臂维纳斯女神雕像。这很奇怪,健全的维纳斯女神岂不更美!其实不然。何故?思之再三,倒也品出些味道:且不论断臂的深刻涵义,对于审美者来说,恰恰是这残缺,激起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发了许多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甚至产生了修复、再造的愿望。对于审美者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审美空间!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理想、情感、美学追求等全部融注进去。同样,摄影、绘画中的空白艺术产生的审美效果,大概也是这个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一点留白,任其自由想象发挥,他们岂不像放飞的小鸟一般快乐,如翱翔的雄鹰那般自信?那将是最有激情,最富有创意的学习!语文教学设计中的留白该留在何处呢?
  
  一、要留在悬而未决处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现象,如一个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怎么读?一个词在文言文中活用时怎么解?郑振铎先生何以对家养的一只猫产生那么深的自责和内疚?鲁迅先生何以对雷峰塔的倒掉大发议论?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令设计者特别重视的所谓“点”,并计划着如何把这些点讲实,使考试不至于漏“点”。结果教师一个劲地讲,学生懒懒地听,考前拼命地背,考过了便忘了。为什么老师讲“实”的初衷却导致了“虚”学的结果?假使反过来,教师把待解决的空白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只是适当提供些资料,甚至连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学生带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责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不仅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心理机制,而且当他们收获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的时候,则分明又多了一份自信。何况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学会了方法,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而主动、积极、自信、才干、意志对一个人的一生的成就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这才是真正的“实”,可谓以“虚”换“实”。
  
  二、要留在疑而生惑处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处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这是顾颉刚先生在他的《怀疑与学问》一文开头引用的两位先哲的话,意在说明学习过程中“会疑”、“疑”的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大部分老师也能够向学生提出些疑问,诸如“为什么”之类,但多为即兴发问。而在语文教学设计时,真正考虑到如何设疑,尤其是怎样释疑的,还是少数,逐步形成一般考虑的是老师如何来解惑,也许是受韩愈对教师职责定位的影响吧!教师设疑也好,学生生疑也罢,关键是解惑。学生有惑当自己来解。因此疑而生惑处恰恰是理想的设计留白处。如布鲁纳所说,把学生放在思维“岔道”上,让他们自己来辨别方向,选择路径,从而达到主动发现的目的。当然我们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和恰当点拨很重要,它能帮助学生把问题引向深入,激发碰撞。
  
  三、要留在引而待发处
  
  有个成语“引而不发”,实在是道出了中国人的含蓄。说书艺人可谓是这方面的大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紧要处偏偏戛然而止,引出多少牵挂,引起多少猜测,又引来多少忠实的听众。然而,语文教学却不可“引而不发”,只能“引而待发”,且不能由教师自引自发,“待发”的机会只有留给学生才是最合理的。因为,“引”是手段,“发”是目的。在让学生自己去走,才能到达教学目的地。于漪老师教《孔乙己》时设计的导语,就是一个极好的“引而待发”的留白例证,她以两个带有悬念色彩的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悲剧?”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说后面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老师留给学生的一个长长的留白,任学生去填补、创造。可以想见,那是一个各抒己见,百舸争流,充满民主气氛和自我表现欲望的精彩纷呈的场面。这就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美学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原理,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在这里就给其研究者一些留白吧。
  江雄,湖北阳新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