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于语文课的情感教学

作者:刘合成 邹圣清




  情感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形式。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教师为再现作品的意境,洋溢于讲台的感情,也就是一种激情。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得到心灵的感悟,从而去体会语文课蕴涵的情与美,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品性,这正是语文课情感教学的内涵所在。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情感教学。
  那么,如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美,去达成与作者的心灵共鸣呢?这就要求教师先动情,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一种心灵上对文章中美的感悟,这种美包括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感悟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情操,对提高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语文课的情感教学的。
  
  一、以情导课,感悟情景美。
  
  讲一篇新课文,开始就要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情景中,用心灵去感悟这种情景美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讲《枣核》一课时,我用这样的话以情导课:“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她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山河、丰富的宝藏、古老悠久的文明。爱国之心人皆有之,海外游子思乡浓。一位华侨,将深深的思乡之情,绵绵的故国情思都寄托在那些从祖国捎来的枣核之上,表达了一种浓厚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用心去感悟作者那份殷切的创作意图,现在也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枚‘枣核’吧。”
  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以情导课,通过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思想引入课文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后去感悟课文的情景美。这样可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以情朗读,感悟文章的美。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就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重点课文、重点段落、关键词句要反复朗读,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例如,我在讲《回延安》一课时,教师应把朗读的重点放在对诗句感情的处理上,紧扣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激动的心情来朗读。教师应按照诗歌的有关对话和动作、景物和场面、想象和联想、直抒胸臆的诗句进行分类朗读,用炽热之情去感染学生。“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要读得激昂、振奋。
  言为心声。教师用自己的激情去指导朗读,可以使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三、以情写作,感悟创作的美。
  
  教师要有创作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在创作中真切地发现美、感觉美。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始终注重美的旋律。学生写文章更是一种源于心灵的感悟,而这种心灵的感悟是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开启,去激发的。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文中说:“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的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因此,语文教师无论从教多少年,都应该永远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我在教完《枣核》一文后,布置了一篇写亲情的小作文。由于在实施课堂教学中我以情导课,以情朗读,内外勾连,激趣联想,达到了情感教学的效果。因此,学生凭借课内外材料,感悟领会,写出了情意浓浓的文章。
  只有在教学中融进了自己全部的情,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情的感悟,那么健康高尚的美也就永驻于教师与学生的心中了。
  语文课的情感教学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对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使之主动、活泼,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好的效果。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挖掘课文中一切美的因素,与学生一同去感悟美,表现美,创造美。
  刘合成,邹圣清,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