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阅读要重视语言的揣摩
作者:叶 蓉
那么,我们应怎样揣摩语言呢?
其一:揣摩语言要联系语境。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
先说联系外部语境。联系历史背景,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对语言进行揣摩可以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入。比如,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要理解“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深刻含义,就要了解马克思所处的社会背景,通过背景的了解得出马克思只为无产阶级而战斗,从不谋个人私利。再如《拿来主义》中有一句“首先是不三七二十一,‘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是一句口头语,意思是认为非做不可,就不要再犹豫不决,不要计较末节,是二十一也好,不是二十一也好,反正做定了。联系这些,就可以知道,鲁迅先生要用这一句口头语来强调“拿来”的勇气,东张西望,畏畏缩缩,欲拿又怕,拿了也怕,这不成其为“拿来主义”。再如,要体会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的奚落意味,也离不开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鲁迅当时这样说,在情理之中,现在就不能这样说。这说明历史背景对话语的干涉。还比如说,中国人读外国作品,常常因为不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而影响阅读效果,外国人要感受中国相声语言的幽默讽刺意味,就需要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否则,即使掌握了汉语也逗不起乐来。这说明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干涉。至于人际关系对话语的干涉,就更为常见,如语用学中的“得体”,就是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在适当的地点,说适当的话。
再说联系内部语境,利用上下文思路的连贯性,从已知推求未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末说到“欧美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马克思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要问这三个词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就与本文的中心意思有密切的关系,而且答案可以从上下文找到。由于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革命人民尊敬他、爱戴他,而政敌却嫉恨他、诬蔑他、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全世界革命战友自然对他表示悼念,恩格斯写这篇悼念文章。正是表达了这种悼念之情,这三个词的顺序合理,逻辑性强,感情逐层递进,符合本文的整体思路,不能调换。
其二,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指代意义。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指代的特定内容,需要在上下文中认真检索和推求。凡是指代语往往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内容,不管离指代语是远还是近,搭配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意思。如要理解《纪念刘和珍君》中“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其中的“此”的指代内容,就需理解是什么能使苟活者看到希望,使真的勇士更奋然而前行呢?从而推出是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其三,发掘词语和句子的隐义。有些语句由于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产生了字面和深层的双重含义。这些句子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就是隐义,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正内容。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怎样去揣摩这一段话中加点词的意思,因为使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段,这就需要理解字面和深层的双重含义,比如“停止思想”从字面上理解,它准确地表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人的思想停止了,也就说明他的生命终止了。这样解释也说得过去,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因此用“停止思想”比用“停止呼吸”更能准确表达出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所以,发掘词语和句子的隐义,更有助于我们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其四,是品味文章的语言的艺术性。它也是揣摩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些词句,在描绘形象或阐述道理时往往会闪烁出熠熠的光芒,对此,我们要借助于自己的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去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意味。
揣摩语言之法多多,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语言揣摩到什么程度,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即使是话中话弦外音,也要从话面上出发,然后才是语境上的揣摩和推导,着重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对关键句进行解释,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叶蓉,教师,现居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