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文章真谛

作者:柯美松 姜德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首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受,感受文章的主题,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是其他一切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或寻找与文本中的生活体验相似的体验,就会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能够在阅读时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
  这就要求教者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学生的心态变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有鉴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一、走进作者的内心。语言是存在的表达,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诗言志,歌咏言,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再现,内心情感的流露。因此,我们在教授一篇文章之前,不妨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一文时,首先介绍了海伦凯勒的经历,让每个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健康的人突然变成盲聋哑的残疾人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知道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由于做了充分的铺垫,学生一般都能够领悟“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声情并茂的朗读。人有感受时总要表达出来,朗读就是一种激动起来的情感的表达。教师应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融入朗读中,以朗读来表达情感。我在讲《最后一课》时,要求学生能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慷慨激昂地讲演。一个学生站起来了,放开嗓门,情绪激愤地读完全文后,我在肯定他读得好后,说:“闻一多先生在讲演时,不是激动地捶桌子吗?你如果有闻一多先生这种愤怒的感情,你也会捶桌子!”然后我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情绪激昂地捶起了桌子,全班几十名学生全都进入了角色,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氛围,引起共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的态度,所感受到的体验。人在接触和改变现实时,对对象和现象总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并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孔子站在河边,看到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触景兴叹,发出:“逝者如斯夫”的叹息;杜甫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情景便吟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诗句;王湾见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才会萌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乡愁。这就是氛围的作用。因此,有经验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往往要创设一个独特的氛围使学生沉醉其间,加深情感体验。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杨修之死》时,先让学生看一段《三国演义》电视片中关于曹操斩杨修的情节。清晰的画面、直观的人物形象、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到了故事中去,此时学生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细节的热情被激发出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四、展开想象,激发情感。想象是孩子的天性。鲁迅先生曾赞叹道:“孩子是让人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可见孩子的想象能力是相当丰富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孩子学习课文的情感。例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可以让学生想象曹操登上碣石山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的情形。学生在了解词的内容的同时,也很快进入了词的意境,学习兴趣也上来了。
  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若每位老师都能把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授学科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作为自己的一种专业伦理追求倾注在每堂课上,当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触动,都能让他们激动起来,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柯美松,姜德胜,教师,现居湖北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