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让语文教学亲近生活

作者:詹成家




  到了中学以后,学生对语文很难有兴趣,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去感化学生,我的做法是设法让学生亲近生活。
  1.关心学生爱好,推荐健康的视觉、听觉材料,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语文就是生活。
  语文课上不是不谈孔孟,不说鲁迅,不论“红楼”。恰恰相反,人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恰恰是语文课上应该多传授的内容。问题是,语文课上,能不能多插一些中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材料,如韩寒作品,当代获奖名著等;甚至于电视剧,广告词,流行歌曲,让语文课脱下西服,穿上夹克,戴上随身听。
  《诗经·蒹葭》,这是一篇极具感染力的诗歌,王国维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但是,时隔数千年历史的烟云,加上语言的隔离,学生未必完全能够欣赏其妙处。教师可以从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说起,通过情节和形象,理解主人公上下求索的情感历程,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在反复聆听其幽幽凄切的乐曲中,理解《蒹葭》一诗的内涵,感受其艺术的魅力。
  此外,一段电视镜头的摄取,一句广告词的引用,一个足球名将的临门一射,一位电影明星的灿烂一笑……只要援引恰当,无不起到调节气氛,加深理解,增加趣味之功用。
  2.扩大教师视野,挣脱教参的桎梏,让学生觉得语文不只是艺术也是科学。
  调查显示,不少教师完全依赖教学参考,只有不到50%的教师购买相关学科的报刊杂志,上课只是照本宣科。要知道大多学生热爱学习,已经主动购买和阅读了诸如《课文解读》类的资料,假如我们语文教师向他们传授的与他们手头资料一模一样,长此以往学生就厌学语文,教师也觉得教书乏味。笔者耳闻“前身杀了猪,今身来教书;前身杀了人,今身教语文”,就是语文教师深感教学力不从心的真实写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心中有教参外,还必须购买阅读相关学科资料,粗略了解边缘学科常识,博学自广,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亲近语文的热望,让我们的语文课重见生机。
  笔者前几年听了一堂《死海不死》的语文课。其中一个环节我还记忆犹新。老师课前让学生查阅地图,熟悉死海的地理位置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趣味性很强的问题:死海真的会死吗?由学生在第二堂语文课上“高谈阔论”。他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达,有的说:约旦河既然是巴勒斯坦、约旦两国的母亲河,那么政府肯定会想方设法保护她,而把海水中的盐类提取出来作为工业用盐,以此淡化海水。只要约旦河不会干涸,死海就不会干涸。有的说:死海位于大裂谷中段,既然是裂谷,那就会像衣服的裂缝一样愈撕愈宽,到时还会与周围两大洋相连,成为蔚为奇观的海峡,哪里还会干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在已知的文本的信息的组合中延伸到了未知的知识领域,使他们在一定程序上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假如这位老师局限于教参,又完全不懂环境知识、物理常识,怎么能迸溅出这样的思想火花呢?
  3. 确立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地位,就是在教学中亲近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宗旨自然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探究合作式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么满堂跑,要么袖手旁观,以期待学生精彩的发言,有新意的思维而任其自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提问来引导思路,教师的讲解来提纲挈领,教师的想象来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你时刻在他们身边,时刻在他们心里,尤其让一些差生深深地体会到老师压根儿就没有放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亲和力,让厌学者减低到最低限度。加上学生的发现往往缺乏系统性,缺乏深度,或针对性,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并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要亲近学生,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参与探究,时刻不忘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才能确保对文本衍生义的主线明晰,不让语文课堂演变成为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就从根本上消失了。
  詹成家,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