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语文教学应做到激趣求真

作者:张润芝 李俊明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担负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不能接受,教学也是失败的。学生学习语文没有兴趣,是不是自己讲得太清楚太细致?在教学中我试着改变自己,改变教学方法:
  
  一、转变态度,以情激趣。
  
  在学生面前,老师生怕失去了威严,总是板起面孔说教;怕给点“颜色”,学生就会开“染坊”。教师和学生的隔膜越来越厚,于是学生就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在课堂上,学生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作文中虚情假意。缺乏个性的课堂讨论怎么会生动活泼?缺乏情感的作文怎么能打动读者的心?试想,一颗石子击打在冰面上怎能激起千层浪?所以,平时与学生做朋友,交心谈心,坦诚相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帮他们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困惑;尽量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敢于表现真实的自我,一旦发现问题,老师可做他们的生活向导,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也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总之,心存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交流,课堂上就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作文中就敢于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
  
  二、转换角色,以动激趣。
  
  有时适当的转变一下角色,让学生做老师,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提高能力。高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烈,让大家亲自参与,让学生动口,动眼,动手,动脑,充分动起来,使大家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创新火花,增添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文本,体会文本,全体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思想受到启迪,认识得到升华,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让学生讲解课文。由学生自己讲解文本,设计导语,查字典、词典,找资料,讨论课文的重点难点等,使学习气氛变得非常热烈,学生都很兴奋。从学生那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到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受他们欢迎。真可谓:“教学相长。”
  2、让学生改作文。老师先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再讲清评改作文的要求,老师巡视指导。当学生拿到别人的作文时,兴致盎然,讨论热烈。学生既知道了书写的重要,又明白了语言的魅力;既借鉴了其他同学的作文,又了解了高考的评分标准,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3、课文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转变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角色,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因此,它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非常有利的。
  
  三、转换内容,以新激趣。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生从变换的教学方法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同时也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1)开放语文教学的课堂,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学生在领略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中,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从而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
  (2)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阅读能影响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3)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类探究方式,了解生活和科学。研究性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过程中才能真正习得“如何交流与合作”。而这一点恰恰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人”的存在,和超越的人生观中的“人性是完美的”、“人性是美好的”的人文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个教师,只要心存学生,一定会找到好的教学方法,享受作为教师的独特的喜悦。
  张润芝,李俊明,教师,现居湖北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