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中外交流中的美学寻求
作者:刘大先
刘:那您认为当代美学应该如何应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出现的新情况呢?
高:美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存在永不过时的东西。当代中国美学有四个主要问题需要反思:
一、现在常常有美学界暮气沉沉的说法,说“20年不参加美学会议,到会上说话照样不过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的确与美学界的学风有关。一些人不探索新问题,不读新书,早就不思考美学问题了,还顶着美学家的名。与西方美学“各领风骚三五年”相比,差别很大。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们尊重前辈,但不能只是用他们的只言片语来束缚自己。我们要学习的是前辈学者的治学态度,他们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一些人看到新的话题就生气,认为美学就是自己年轻时搞的那一套。特别是一些人,当了一官半职,时间都用于行政了,无法读新书,于是捧老一代的名家,义愤填膺地说,有人竞敢说某某名家的思想过时了,可笑可笑。潜台词是,这位那位名家的思想都不过时,我自己的思想也不过时。这种说法做法,只能限制美学研究的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问,只有原始社会的人才认为,谁的胡子长,谁的学问就大。
二、近年来,中国学界似乎离开为了真理而激烈地相互争论的风气越来越远。往往遇到批评商榷,不是想一想批评得是否正确,而是想,这个人批评我是什么动机,背后有什么人。于是,学术争论变成了人事纠纷,从人事纠纷的角度来解读学术论争的是非。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人与自己商榷,自己不去作回答,却招呼自己的学生去和你纠缠一番。这种行事方式,不像一个学者,倒像一个政客,先设法将你矮化。于是,官大的人,学生多的人,学问就绝对正确,谁也不敢碰。鉴于这种情况,我曾对我的学生们说,只要我活着,还能写文章,如果有人写文章和我商榷,都轮不到你们来回答。我有时想,现在这么好的学术条件,学术环境却连上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时都不如。那时的语境有问题,文章有扣帽子的现象,但人们还没有想得这么复杂。李泽厚当时只有20多岁,早就是一代名家的朱光潜和蔡仪对他的批评都以平等的态度回答。我特别赞赏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几位重要的分析美学家们的学术态度,他们之间观点不同,相互争论很激烈,但那纯粹是学术观点之争,其实,他们之间是很好的朋友。于是,观点越争越明确,越争影响也越大,由此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统治国际美学界几十年。中国古人讲“和而不同”,最可怕的是,既不讲“和”,也没有什么真正学术上的“不同”,只有学术政治。
三、美学讨论的学术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原因,还在于学术语言本身。中国美学界没有受过分析美学的洗礼,学术界在概念使用上,缺乏语言的自觉。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再重复了。
四、理论与语境的关系问题。只有理解了一种理论的生成语境才能理解其思想内涵。任何理论,都是在其语境中生长出来的理论,与自身的语境有着依存关系。这种理论旅行到中国以后,常常会发生变化,产生出另外的意义。比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在西方是由现代社会分工形成不同阶层分化,工业化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单调刻板的生活与工作需要休息和艺术欣赏来调节。闲暇阶层的产生,又促成了高雅艺术的诞生。18世纪诞生的现代艺术概念是个封闭的体系,艺术就被认为是博物馆、歌剧院、经典的小说与诗歌等等。虽然有精英、通俗、民间之分,但是现代艺术体系实际上是以精英趣味为中心的。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之后,一般人也有闲暇接近艺术,艺术与非艺术、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分日益模糊,这就形成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另一方面,工业技术也渗透到生活趣味中,比如包豪斯的产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成果无所不在地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对其影响也有不同的思考,赞美者认为可以消弥社会矛盾,抵制者认为艺术还是需要给人以刺激、惊醒和振奋,而不是无所用心的享受与沉迷。
刘:最后,请您谈谈对于目前中国的文学教育的看法,比如青少年在美育上应该有哪些可操作的途径可走?
高: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文学教育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对这方面,我没有专门的研究,只能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说说我自己的孩子的个案。我孩子小时候很喜欢文学,喜欢故事、历史、童话。小学时崇拜曹文轩、郑渊洁、罗·达尔、杰克·罗琳、儒勒·凡尔纳,读过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各种童话和各种通俗版本的希腊神话故事,还出过两本书,写他在国外和国内读小学的经历和班级上、生活中的趣事。到了中学,情况就不同了。在孩子的口中,喜欢文学与不求上进成了同义词。我知道那不是他自己的话,而是存于同学口中,存在于老师心灵深处,又在行动和言谈中有意无意中表现出来意思。孩子回来说,某某同学喜欢文学了,他的意思就是,这个同学的成绩在下滑了。如果他说,这个同学想当作家了,他的意思就是,这个同学考不上大学了。孩子回来还告诉我,老师讲了一个秘诀,高考作文有六字真言,起、正、反、深、联、总。起笔、正说、反说、深入进行理论论述,联系实际,最后总结。将这个结构练熟,背下一批好词好句好例证,高考时的分数想低都低不了。孩子是好孩子,老师的话牢记在心。我听了只感到一阵恐惧。在整个高中阶段,文学离孩子越来越远。除了教材就是教辅,偶尔买一两本自己想读的书,都特别放在自己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害怕自己禁不住诱惑拿出来读。
文学教育怎么进行?我们的视野也许不应限制在文学上。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主要应该是阅读教育,要教出爱读书的人。在中小学课堂中,可以出现文学名著,但并不是只有名著才是文学。小孩喜欢什么,能读什么,就从这些阅读材料开始。我们的一些教育者想象力贫乏,说起文学教育,就想到现成的文学史上提到的一些书。实际上,文学史的写作受着意识形态的影响,受文学观念影响,这属于我们需要在另一个语境中研究的问题。对青少年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史对文学的评价,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对青少年的文学教育,要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的心理,让他们读他们喜欢的书,而不是读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读的书。阅读教育不要过多地强化文学的概念,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对文字的爱好。有了这个基础,对文学的爱好才有可能。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并不一定所有的儿童都要爱好文学,但爱好阅读,却是必须的。让儿童读他们所喜欢的故事,培养一种对文字的亲和感,在阅读中受到知识和道德的熏陶。孩子有一种模仿的本能。他们读了一些他们喜欢读的材料,就会有模仿着写的欲望。这时,再顺势引导,语言能力就培养起来了。这方面可说的话很多,但关键是去做。这里面有教育制度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思路问题。让儿童从小就适应高考,小学中学12年,全部为高考作准备,这是一种有着无穷危害的思路,其结果也适得其反。高考需要准备,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很无奈,不准备不行。但是,高三时再准备行不行?在此前的几年,让教育正常些,让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读一些他们想读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兴趣,行不行?我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所说的这些,姑且算作是门外话。
刘:最后代表文学教育编辑部向您表示感谢,祝愿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刘大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