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
作者:邱颖孜
一、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仅仅依赖于“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以一些课文的背景材料为例。输入关键词通过有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可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便多达数百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应适当利用网络引进相关材料,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语文学习之中,培养其语文能力。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可让学生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李白及其有关该作品的介绍、写作背景、疑难词句注解、图片、诗词配乐诵读等文字的和声像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此外,学生还可浏览网上描写瀑布风景的诗词图文信息,或看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行写话练习;或按“读准、读懂、诵读”三步学诗法自学相关诗词,进行学法迁移;或依据诗情画意进行“诗配画”的板报设计。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加以适当点拨,这样,既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考习惯。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后,问:“你想对狼或小羊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骂狼蛮不讲理,太凶残,也有同学提出狼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能想出各种法子……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激发,创造精神得到了发挥。小学生富于想象,对“狼向小羊扑去”这一课文结尾意犹未尽,于是我因势利导,一堂续编或改编《狼和小羊》的想象作文课便应运而生。我利用电影播放影片《山羊与狼》,学生走进了直观生动的画面,融入在精彩的电影情节中。通过看、听、演、说多种感官的结合,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非常丰富,许多奇思妙想跃上屏幕。
三、利用网络促进多向协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固然重要,但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不能少。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自读、自悟,并带着学习所得和疑难走向同伴、走近教师,进行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远程命令等功能,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一个多维互动的交际空间,师生之间激情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将识字集、看图写话,或自编故事,习作在计算机上打好存盘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并推荐想象丰富新颖的佳作供大家欣赏,尤其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学生们主动参与交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理直气壮地反驳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地自评、互评和进行反馈学习,交流的氛围特别浓厚。
四、利用网络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积累。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长期以来,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面窄、量少、方法不当等)的制约难以形成能力。家庭藏书、报刊,学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随着网上书库的日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轻松阅读网络版报纸及最新版的图书,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效率。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还可以便捷地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实践证明,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让语文课乘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延伸了语文学习的外延,“跳”出语文学语文。
邱颖孜,教师,现居河北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