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与定位变化

作者:唐黎丽




  副刊,一般来说,也就是报纸正刊之外的附加刊。广义上,我们可以将新闻之外的版面都视为是副刊。在狭义上,副刊是指报纸上所刊登的那些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的版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副刊是指狭义上的副刊。中国报纸的副刊,最早是以“附张”的形式出现的。1897年,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林沪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副刊。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最早的报纸副刊“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此,中国报纸的副刊随历史的发展,其自身的定位和风格也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试从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大历史分期谈其自身定位以及风格的转换。
  
  一、民国时期:消闲趣味性
  
  在中国报纸创刊初期,中国报纸是没有副刊的,后来有些报纸在报上辟一小片,刊登一下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之类的消闲作品。1872年《申报》创刊后为了与《时事新报》竞争,除了报道新闻、商业信息,广告之外,往往以一些文艺性的文字填之补作报白,来吸引读者,但这些文字并为出现在固定的版面上,而是穿插在新闻里,这些夹杂在新闻之间的诗词、长短篇被视为最早副刊精神的体现。
  1897年11月24日,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林沪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诞生,其编者高太痴看到一些游戏性的小报在读者中很有影响,这些小报不刊硬式新闻,专刊街谈巷议、诗词、游戏,广受读者欢迎。于是就模仿小报,在《字林沪报》正张之外另出附张,用专门版面来刊载诗词、小品、乐府之类带有消闲性质的作品,以购一赠二的正刊附赠方式来吸引读者,与此来与同行之间竞争。但在当时,这种补白性的文章并不是称为副刊,直到1921年10月12日,北京《晨报》把其专门刊载文艺作品的第七版,改为四版单张出版,并成为《晨报副镌》,从此这种“附张”被正式定名为“副刊”。
  然而早期报纸副刊,其内容仅止于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红男绿女的才子佳人小说,此类内容约占报纸版面的八分之一,此外便是捧伶人,电影明星的文字,还有则是那些谈相说命,怪胎闹鬼之事也时有记载。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在稿荒的时候随便凑些文字上来,稿挤的时候就被挤掉,所以当时的人们戏称为“报屁股”。以至于报纸副刊逐渐被人所轻视。然而早期报纸副刊之所以标榜消闲,除了为了迎合大众吸引读者,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以外,也是有其深层次的时代背景的。当时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军阀混战时期,刊登新闻均受到种种限制,广大的新闻从业人员和文人便设法在副刊上旁敲侧击地透露信息,对当局搞些小小的讽刺,在那些时代,也替一般人小小的“长吁短叹两声”,来发泄愤世嫉俗,不满现实的情绪,自然也受到读者的重视。
  
  二、五四时期:学术性、文艺性
  
  如果说早期报纸副刊只是中国报纸副刊史的发生时期,那么到了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无论是其在内容上还是在性质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副刊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供人消闲或是娱乐上,而是看到了副刊应当肩负的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以及广泛发展社会批评的多项功能。副刊真正成为了具有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版面。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副刊变成一个白话文的传播渠道,当代文人也借副刊传递新思潮、辩论社会问题。此时中国有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副刊,分别为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以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这时候副刊的内容上,介绍新思想、新理论,探索真理、辩论社会问题,比起之前的消遣性的副刊,它是思想、学术和文艺的综合产物,同时,副刊也响应了五四的白话文运动,成为中国报纸各部分中第一个使用白话文书写的文艺阵地。
  《学灯》为学术性副刊之始,孙东荪、李是岑等曾任主编,其历届主编也多为当时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1919年创刊之初就以宣传新文化自命,它在传播文化、宣传思想、参与斗争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晨报副镌》是五四时期最负盛名的报纸副刊,也是五四运动时期影响最深的副刊。它不仅在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当时文化学术中心首屈一指的大包,在孙茯园主编下的《晨报副镌》,主要刊登新文学作品,包括全国文学名家的各种各样作品,也有大量世界名家的译著,它不仅刊载解放思想、改造社会的文章,同时还宣扬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这些也奠定了文学性副刊的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报纸副刊的巨大变化,人们对副刊的作用和性质也有了新认识,五四以后的副刊精神也被传承下来,最早仅为休闲消遣用的文字不再是副刊最重要的部分,副刊能涉及文学、文化与艺术,副刊也逐步具有了文学性和艺术性。
  
  三、抗日战争时期:综合性
  
  五四以后,中国的新闻事业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也进一步的分化,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新闻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报纸,除了每日必有的报纸副刊以外,还创立了各式各样的特刊、专刊,同时,报纸副刊的内容也逐渐走向多元和综合,文艺、文学、教育等各式内容兼具。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报纸副刊。《解放日报》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延安出版的机关报,丁玲主编。发表过欧阳山的《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周扬的《文学与生活漫谈》等文,还发表过艾青、刘白羽、周立波、柳青、黄既、孔厥等的诗歌和小说。1941年9月16日后,《解放日报》增为4版。1942年4月1日起,《解放日报》调整版面,将各副刊合并为综合性副刊版,艾思奇任副刊部部长。改革后的副刊文艺内容丰富、综合性显著加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报纸,由于处在特殊的战争年代,所以副刊发表了一些反映时事、组织全民抗战,反映边区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思想风貌的文章,这对于活跃人们的文艺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报纸副刊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并且日益走向综合。
  
  四、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性与平民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报纸的副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副刊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自副刊形成以来,副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人们已经习惯与把副刊看成是报纸的延伸和补充,并不重视它本身的新闻价值。到了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副刊也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副刊掀起了所谓的扩版热,各种专刊、周刊、特刊不断的涌现,副刊从自身的文艺性着手,不断深化、细化、实用化和综合化。有些报纸,甚至将副刊从正报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周刊,如《楚天周末》《南方周末》等,不仅强调副刊所应具备的可读性和娱乐性,更注重新闻性,这种多元素合成的副刊,也彻底打破了过去报纸副刊的单一格局,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门类。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副刊要继续发展,就必须适当的删减一些文艺内容,增加更亲近民众、可以让一般受众参与社会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群。副刊在传递信息方面比不上新闻报道那样迅速、及时,但新闻性的介入也说明了凡是报纸能做的新闻,副刊也能做,只是两者在反映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而已,新闻一般是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传递一个信息,副刊往往是在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的同时还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发生,以及相应的新闻背景、内幕、花絮等,而且这种告诉是以平民化的视觉,把读者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南方周末》就是在这方面就很具代表性,它除了具有副刊的文学性、娱乐性,刊登小说散文,并力求做到精制巧妙外,还极为重视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凡国内外大事要闻、突发事件的挖掘,都能在其版面上得到反映。
  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在放松自我、陶冶情操的同时更重视对信息的及时获悉,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行为。副刊也正适应了这一大趋势,副刊的新闻性更侧重于服务性,有着浓厚的平民意识。能够想读者所想,供读者所需,为读者服务,抓住了特定时空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并且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广大读者直接参与到版面上来,选择既具有现实意义又为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吸引不同层次读者的参与,中国报纸的副刊也由此焕发了勃勃生机。
  中国报纸的副刊,由最初的标榜所谓的消闲娱乐,逐步走向兼具文学艺术性的综合性副刊,发展到现如今强调新闻性和平民意识,这些变化与当时所处的政治大环境和文化背景、社会生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的联系,报纸副刊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深化,并且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副刊的这些变化,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读者奉上了一席精美的文化大餐,既服务了社会,也满足了大众。
  唐黎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