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巴尔扎克葬词》的情与理

作者:刘冬梅 彭 毅




  葬词,也叫“悼词”,是哀悼死者的一种演说文体,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主要评价死者生平事迹和具大贡献。本文既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除具备一般的悼词之外,还阐述了演讲者的生死观,打上鲜明的个人印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理中含情,情理交融。
  巴尔扎克是世界文学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作品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他的光辉人格和伟大的思想启示人们改造现实,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成为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的逝世,在雨果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使他感到无限的悲痛,无论作者是对雨果的评价,还是作者阐述的生死观,都是一种“理”,读者正是在这种饱含“真情”与“真理”中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激动。
  作家雨果对巴尔扎克的逝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显得十分深沉含蓄,这种感情蕴含在那些含义丰富而又饱含诗意的哲理性语言中。面对巴尔扎克的逝世,演说者雨果没有用低沉的语调、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危,而是用一种高亢的语调、富有诗意的哲理性语言来评述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对死者无尽的哀悼,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具大力量。
  文中字里行间充满着悲壮、惋惜、遗憾、激越、敬仰的丰富感情,它是在作者对巴尔扎克一生巨大贡献的评价的真切认识和感受,应充分感受作家雨果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和真挚的赞美之情,深入领会作品内在情感线索,从而把握文中理中含情、情理交融的特点。具体可从这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第一、先铺垫一些情感基础,如作者与死者生前的友好关系,巴尔扎克对事业执着追求的鲜明事例。
  第二、找出富有诗化意味和哲理性的语言,反复的品味,揣摩其中蕴含的情和理。如: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第三、品读有关段落,体会情感基调和情感气势,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一种悲壮与哀痛、遗憾与惋惜、赞美与歌顷、含蓄与深沉、高昂与激越、崇敬与景仰等丰富的情感内蕴。如:①“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应该读出一种真挚的无比敬佩之情。又如:②“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一句,应该读出一种高昂激越的、充满崇高的激动之情。
  第四、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师生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并说出这种感受。教师读后可以这样开导:通过朗读,我分明感受到了除悲伤、沉痛之外的一种力量存在,那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一种崇高的激动,你读后在哪些方面也能产生这种感受,这种强烈的感情,这种崇高的激动?请说出自己读的感受。
  第五、可通过比较阅读来加强这种情感体验,如把本文与《语文读本》中《永远的巴尔扎克》和《巴尔扎克之死》进行比较。
  通过阅读探究,明确作品蕴含的“情”是作者对巴尔扎克逝世表现出来的一种沉痛的哀悼、高度的赞美、无比的敬仰。这种“情”是作者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的沉思和感受方式来表达的。这种“情”是悲壮、激越、崇高的。而作品反映出来的“理”是作者对巴尔扎克作为思想家,对人类、对时代乃至未来的巨大贡献和影响的评价,并由巴尔扎克的一生和他的逝世引发的对生与死的思索来反映的。这种“情”产生于对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影响及生和死的理性思索,又是对巴尔扎克一曲深情的赞歌,这是“情”与“理”结合的关键所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阅读探究,使学生体验作家雨果对一代文豪巴尔扎克的这种“真情”和“真理”,充分感受作家的永恒和伟大,激发学生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培养阅读文学名著的意识,从而加强文学积累,进行文学教育。
  刘冬梅,教师,现居贵州福泉;彭毅,教师,现居贵州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