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优化阅读为写作铺路搭桥

作者:王喜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活动,而写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读的主要目的本应就是为了写,就是为写打基础和做准备的;因此,如何优化阅读课的结构,寻找与写作的切合点,以读来促写,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
  教师在阅读课的设计和组织上,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学段特点和素质层次,从而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巧妙地设计并安排师生的双边活动,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其次,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本着快乐、有趣、诱导、渗透的原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能力的愉悦。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要下决心改变讲风太盛、全盘交待、唯我独尊的老毛病,还主动权给学生。从教材内容按排上说,以一单元四篇课文计,教师精讲读一篇,其余四篇可改成“阅读欣赏课”,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从课堂时间分配上说,讲读课教师占用时间不能超过四分之三,自读课学生占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这样安排课堂结构,就是从源头上还自主权给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感悟中培养能力,从而自觉地寻找与写作沟通的渠道。
  从教学内容处理上说,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只重视分析段意、中心和咬文嚼字的老套子,应向评析题材、体裁和学习写作技巧上倾斜;加强对比分析,注重迁移延伸,谋求与写作训练的接轨。教师要站得更高,切实发挥组织、指导的职能。
  第一,在指导阅读时,不妨把某一课文就说成是某个作家的一篇“作文”,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能够以平等的心态认为就是在阅读、赏析、评价甚至修改一篇质量较高的习作。这样处理并非降低了名家名篇的地位,它是让学生走出神圣、走出神秘,接近名人、接受知识、走向生活的最现实的做法。在学生对课文的隔膜、畏怯感消除以后,最好运用“单元整读法”,把安排学生自读的篇目让他们一次读完。在此期间,教师要及时要求、提示、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不同篇目在题材、体裁、技法、语言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而引申、归纳出同类文章的一般特征,建立文体的基本概念和写作知识。由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主发现和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远胜于老师传授的那些纯理论的知识,它可以基本防止学生在作文审题和写作中再出现文体不明的差错。
  第二,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认识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所以阅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作品还原于生活。这就有必要在阅读中及时联系历史和现实,进行迁移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文章内涵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充实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在文本与生活的交互思维活动中,也将大大地提升他们的联想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都是写作必要的且极其宝贵的品质。
  第三,应特别重视文章写作技巧,特别是构思技巧的学习、借鉴。因为写作是一门艺术,掌握技巧是极为重要的,而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真切地感受、仔细地玩味,并在对比中归纳出同类文章在立意角度、材料选择、表现手法、结构组织、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不同点。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技巧的重要性,并且使他们在写作中自觉地模仿和创新。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当连滚带爬“逐句讲解”完一篇课文,在近乎拖堂的时候匆忙间给学生交待的几条“写作特点”对他们是毫无意义的。
  由此看来,阅读赏析中的归类对比、求同存异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准备过程,而阅读教学本身也便成了一个隐性的从宏观和微观上建构文章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将大幅度地推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王喜平,教师,现居甘肃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