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课堂的收场艺术
作者:孙志刚
1、节外生枝,再起波澜。一般地说,教师授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课文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教《石壕吏》教师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一观点吗?”问题一提出,处于教学尾声的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争辩不休,最后在争论中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诗中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憎恨谁态度鲜明,因而上述观点是没有根据的。”这样,既让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到一定高度,也对诗的创作有一些认识。然而,教者并不就此“收场”,而是“再起波澜”:“你们知道你们不同意的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吗?是郭沫若在他的著作《李白与杜甫》中提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话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对权威的意见,我们学生也能评长论短。如此“收场戏”,既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认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同中探异,见解翻新。对于课文中一些人认同但并不一定十分准确的见解或结论,教师在“收场”时,引导学生同中探异,通过讨论得出全新的见解。如在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的时候,一般的分析都认为杨绛是通过塑造老王这个不幸者的形象来呼唤整个社会去关注不幸者的命运。因此,很多教师都围绕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和幸运者该如何关心不幸者去组织教学。那么,这样解读文本对吗?应该来说有失偏颇。杨绛的这篇散文里面所包含的更为丰富的是对特定年代的讽刺与控诉,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为了更深入地挖掘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我在教学收场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考虑:1.围绕最后一句话进行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问题比较难,但可以进行分解: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杨绛为什么会感到愧怍?2.你觉得老王为什么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因为他的善良吗?还有,我们常说“好人好报”,但是老王显然并没有得到多少好的“报应”,如果你是老王,让你重新选择一生,你会怎么做?你还会选择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吗?收场这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在分析讨论中认识到:一个真正善良努力的人,像老王这样艰难地生活,最后蝼蚁般地死去,绝对是这个社会的耻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作者不仅仅是写老王的老实与善,更是对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的讽刺与控诉。同中探异式的收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探讨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3、创新激趣,古文新编。布置朗读、释字或译文练习,是文言文课堂教学常见的“收场”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生厌。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练习极富艺术性,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愚公移山》时,在“收场”处布置学生翻译新编的《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其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我十一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患而不平,国何患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吾知之矣。”这样的“收场”练习,既渗透了思想教育,又巩固了课文知识,传授了读文言文的方法,一举三得。
每堂课的结束阶段,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感受已比较全面,教者恰到好处的收束方式,无疑将促进课文内容与学生感受的相互沟通,获得和谐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水平。我们要认真研究课堂收场的教学艺术,把这幕压台戏尽量设计得成功些,以求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达到课已尽,意无穷的教学境界。
孙志刚,男,教师,现居浙江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