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作者:夏建平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情感世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进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作为教学对象,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感情的人,他们的情感始终影响着学习过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学生良好和积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大量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更偏爱“理解学生心情”、“待人公平”、“幽默慈祥”这种能够沟通师生感情的“交流型”教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正确对待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要以亲切、热情、平等的讲授态度,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民主、舒畅的学习气氛。比如同样是否定学生的意见,直截了当地说:“你答错啦!”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果换另一种方式说“你再想一想,等会儿再回答”。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在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知识的“饮料”。再如,在师生共同讨论时,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只作为一家一言,不强加于学生,要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等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通常有的那种压抑感,使他们体会到,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场所,教师是可以信赖的向导。只有造成了学生心理上和谐、平衡的“向教性”,学生才会以心悦诚服的真诚态度去主动迎接老师所奉送的知识,以主体的身份去主动地接受客体的知识。这时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就会对真善美、假丑恶有共同的情感体验,“高山流水,互为之知音”。
二、变式教学,培养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课文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分片包干加以改造,尽可能使他们趣味化、剧目化和表演化。例如,有些说明文显然缺乏趣味性,但可改编成有趣的对话、拟人化或者自述题材的趣味性知识小品,教师只作原则的指导。学生在因文制宜的变式处理中,就会形成“愤、悱”的心理,进入最佳的情感教育境地。例如,课文《中国石拱桥》可以改编成《卢沟桥和赵州桥兄弟俩的对话》,把两座桥拟人化,两名学生各代表一方登台争论,比谁的优点多。学生在鉴赏自己的杰作时,会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必然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来实现,所以,读书是教师指导学生对精彩句子及时批注内心的体会、看法和感想就很有必要。有学生在《愚公移山》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增加”!的旁批处批注:年且九十的愚公率全家毕力平险,可见胸有成竹,只要具备了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人间困难都能克服。这掷地有声的语言必将震撼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受到高层次的熏陶,从而塑造他们崭新的人生起点。抒情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旁都可以这样处理。
三、注意情感的感染性特点。以情动情,叫做情感的感染性。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环境里,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情感。通常在课堂教学中,除知识对流一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果。教师应凭借自己的情绪色彩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那由于情感输入而转换成的学习热情,又反过来激发教师的情绪。不少教师所采用的“由激发情感导入新课”,“动之以情,撩拨以扉”等教法,都是很好地利用了情感的感染性特点。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无定法,只有教和学完美统一,学生才能不断地从心底迸发出内心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人格和情操。
夏建平,教师,现居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