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作者:宋湘萍
一、由“主演”转变为“导演”。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而应给予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来“演”、来钻研、来探究。如在学习《内蒙访古》一文时,若按常规,必然使师生感到乏味。怎样使学生“活”起来?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1)结合民间传说《孟姜女》谈谈你对长城有什么独特的感受?(2)“昭君出塞”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和亲”促进了民族间的和平、交流和发展;也有人认为“和亲”是民族的耻辱。用现代人的眼光,你怎样看待当时的和亲政策?这样的问题带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探讨性,学生一下子被激活了,深入其中,开动脑筋,探究问题答案。这样,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条理性,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由“严师”转变为“益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将更加宽广,教师用知识建立权威的局面被打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惟一的崇拜者。那么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步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尊敬学生,赞赏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成绩不理想、有过过错及生理有缺陷的学生,不伤害他们自尊心。教师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学生对各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善意表现,有时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老师与学生成为益友,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
三、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求知欲,变成激发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学习也一样,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就会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语文知识就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语文能力也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悬念、设问、质疑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热情,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才会真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充满热情地参与到语文教学全过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女生是原告刘兰芝、焦仲卿的律师,认为焦母、刘兄是凶手,起诉他们,要求判死刑。男生是被告焦母、刘兄的律师,为他们辩护,争取减刑。(2)你是赞同刘兰芝和焦仲卿私奔还是殉情?请分别阐述理由。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情绪高昂,思维灵敏,形成很强对抗性。
四、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人以鱼,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也是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即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是学会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技法,来个抛砖引玉,改变学生像没头苍蝇在黑暗中四处乱撞的局面,教给他们获得知识、启迪思维的“金钥匙”。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从谋篇立意、层次结构、感情基调、语言特质以及辞格的运用来个全方位讲解,学生听后收益匪浅。在以后阅读同类文章时,就有一个可借鉴的方法,可以去自主探究,直奔主题,少走许多弯路,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关键在于教师这一方有力的引导,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真正变“教”为“不教”,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宋湘萍,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