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话题作文存在的弊端
作者:张文玲
一、抄袭、宿构现象严重。过去是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本身就不容易抄袭和宿构;再则,过去出版和信息落后,没有那么多范文书。
抄袭和宿构已引得天怒人怨。放到高考考场上去,不仅影响考试的公平性,还影响命题人和阅卷老师的尊严和心理。近几年来,四川、重庆、海南高考满分作文一上网就被人指出是抄袭,这对“主判官”来说,是多大的讽刺啊!阅卷时间有限,每个老师阅一份卷平均是1.5分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哪篇是宿构,哪篇是抄袭,哪篇是原创,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便怀疑是,也无法举证,眼看着“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我想这种心情大家都会由己及人,由人推己。
二、剪贴、模仿现象严重。所谓“剪贴式”文章,就是把背诵或宿构作文生拉硬扯地与考题连在一起,或者把平时背的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凑在一起,稍加连接就成一篇“文章”。这反映了学生缺乏临场的“速构”能力。所谓模仿,是生硬地仿照范文形式。这样的作文大批量地出现在考场作文中,阅卷老师每年见得太多太多,所以不但不能争得“创新分”,反而成为失大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剪贴、模仿现象之盛,形成了目前考场作文的“新八股”。
三、审题能力较差。近几年是清一色的话题作文,由于话题作文的开放,学生用不着审题,或用不着用心审题。面对变化了的命题形式,许多学生就变得束手无策。比如2005年辽宁的命题是《今年花盛去年红》,一考生在作文中写道:“同是一朵花,每年都开放,怎么今年的会比去年更红呢?这只能是他会欣赏。”于是接下来就把平时写过的《欣赏》搬过来,凑成了一篇“文章”。这显然是不懂得这个题目中的“红”是什么意思,把比喻的抽象的意义理解成了本体的、具体的意义。其实,这句话中的“花”是比喻,不是指具体的花;“红”,也不是指花的色彩,而是“美好和繁盛”的意思。“今年花盛去年红”的确可以有主观感受上的原因,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也未尝不可。因为从主观上理解,是出于主观感情或偏爱,花儿不红你认为红,对象不一定好你认为好。与此相比较,欣赏与不欣赏是选择,欣赏的对象有其固有的被欣赏的价值,如果你不欣赏,人家的优点照样存在。所以这样套上去的文章无法与命题相合。从总体而言,由于不会审题,或审题不透,或根本不审题造成的失分很严重。即使是话题作文,也有许多同学的文章远远超出“话题范围”之外。
四、材料使用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是材料使用不准确。比如一篇文章中讲到华佗,并把华佗与科举制度联系起来,这是缺乏历史常识,华佗是汉朝人,汉朝的用人制度主要是推举制,而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在隋唐时代。其次是材料不能紧扣观点。一个材料可有多层面的意义点。证明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材料的表述的侧重点会有不同。而在学生的文章中,使用材料不分轻重,把同一材料搬来搬去,而不知道因文而异加以变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再次是材料的陈旧。比如许多同学掌握了一些“万能材料”。如司马迁、李时珍、居里夫人、牛顿,等等。不管是写奋斗,还是写立志成才,或是写胸怀天下;不管是写“位置和价值”,还是写“走与停”,都是这些材料。这些材料从80年代用到90年代,从90年代用到今天,形成了考试中特有的“材料八股”。
五、缺乏文体意识。好多学生缺乏文体意识。不知道一种文体和另一种文体的区别何在。有的学生写作文,把一个寓言故事前后加上几句扣题的话,议论几句,就算一篇文章,结果是“四不像”。既不是记叙故事,也不是说理。
以上问题不能说都是由话题作文带来的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确实导致了抄袭作文和宿构作文的大量出现,而这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当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话题作文也就走向了它的末日。2005年,辽宁、天津、重庆、北京是命题作文,湖北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2006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各占三分之一,是真正的三足鼎立。
张文玲,教师,现居河北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