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文体感在由阅读到写作中的媒介作用

作者:王元臣




  文体感是指主体对某种特定文体的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与把握,包括对该文体一切构成因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的特殊要求的领悟。文体感涵盖了文章形式规范的具体而微的全领域,文体感既包含文体体裁规模方面的形式感,文体语言方面的语体感,结构层次方面的文序感,内容、主题乃至文化方面的意蕴感,还包含对文体风格方面的把握和感受。(文体风格是文体感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体感并不仅仅是对文体风格的把握与领悟)。文体感是主体把握文体文章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文本世界的联系形式,是一种具有深刻而丰富内涵的文本感觉,其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陶东风先生认为文体意识是一个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的对于文体特征的或明确或朦胧的心理把握,当一个读者初次接触某种体裁的文章时,必然会形成有关该文体的某些印象,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他对该文的印象或被强化,或被修改,在强化和修改的交替中,有关这种文体的知识在他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知识组块或叫作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就是文体意识。很显然这里的文体意识即是文体感。良好的文体感是语文素养高的集中体现。与语感相比,文体感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的语用价值。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语文界的一个难题。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探讨远不如对阅读教学的热烈和深入。写作教学中有所谓“以读促写”“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还有具有前瞻意识的“以写带读”的“以写为本位”观点,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存在一个阅读何以通向写作,也即在读与写之间的沟通问题,或者说是两者之间的对话机制和中介问题。语感是因其宽泛抽象而语用价值不大,写作理论和文体知识又是教条笼统、缺乏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二者均不能统摄起阅读与写作。而文体感是主体对某种特定文体的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与把握,在言语认知与创造中贯穿于阅读与写作行为的全过程,所以只有文体语感才能进入具体的言语感知与运用实践。文体感既可以看作是对文体文章的领悟和把握,又可以看作是对文体文章的阐释和表达,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最佳中介。
  有人认为写作研究应当与人的头脑中的文章图式的生成同步,这种见解虽然存在着将写作主体认知等同于普通人的认知,把写作认知的特殊性湮没在一般认知的普遍性之中的殷忧,但就写作教学中的学生而言是可以这样认识的。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心理规律是语感图式的生成与转化,那么,具体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心理规律,应该就是文体感图式的生成与转化了。良好的文体感来自对该类文体的阅读与领悟,文体感是内在的,它存在于作者的心理结构中,外在的文体文章只有变成了内在于作者心理图式的文体意识之后才能对写作起作用。由于这种文体图式是对大量同类文章的共性的概括,它并不依附于某一篇具体的文章而独立存在,这就使它获得了较强的迁移能力。对作者来说,他能按照从大量文章中形成的某种文体感(具体包含体裁的特点、功能、作法、内涵,风格等),自觉的或不自觉的遵守该文体的各种规范去建构自己的作品,以表达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同时这一文体感又提供了阅读的方向和维度,具体的文本内容又常常反过来修整和充实写作主体的文体感,从而使文体感不断地逼近所读所写的文本世界之真实面貌,对于写作与阅读具有更强的指导、操作的实践意义。
  国外学者曾提出构成一个文本的五种基本语言代码,即释义代码、寓意代码、象征代码、选择代码、文化代码,正是由于这五种代码的不同组合,从而形成了传递某一信息的独特文本。其实文本代码远不止这些,它还应包括表达手法、结构、格式、题材等一系列代码。文体感正是涵盖了这具体而微的东西,从这一个角度说,在写作者和阅读者之间应存在一种对语言代码规则的共同理解,这是信息传递得以畅通的保证。而这种语言代码组合规则的共同理解,就是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文体模式,它既可以为阅读暗示解码方式,又可为文章写作提高编码程序,既有解码因素,又含编码程序,而作为阅读与写作的中介,文体感正好起到这样的作用。写作主体应是在一定文体感下的主体,主体的作品应是在一定文体感下的作品。在写作情境中,文体感应在很大程度上统摄着主体与作品。写作思维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优秀的作者往往得益于不同寻常的文体敏感,即文体感。如果没有文体感统摄着写作行为,写作就如胸无成竹,信手涂鸦。文章写作的全过程,从写作动机的孕育,到题材内容的摄取,从结构的运思安排、表现方法的灵活运用,到语言风格、修辞技巧的多采呈现,乃至文章修改与批评都强烈地表现出写作主体个性化的文体意识或文体感。而这种文体意识或文体感莫不来源于写作主体的阅读经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过程看作是学生从阅读的材料中提取代码,整合破解代码并获取编码程序的过程,看作是把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构建具有内潜性的文章图式的心智过程,也就是形成文体感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把学生的写作过程看作是学生把自己头脑中的文章图式,根据命题要求或材料性质外化为语言文字形式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言语作品的编码较解码难,文体感在写作中的独特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写作提供编码程序,必须遵循和采用某种公认的文体模式所提供的代码组合程序,也即必须在一定的文体感统摄下的进行写作行为。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少数佳作妙构,但这些作文在题材内容上并无多大新意,只是在文体上稍有变化而已,而这正是得益于他们在平时阅读中有意或无意中形成的文体感。如前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独出心裁编织了人与马的对话,臧否人物,褒扬诚信,立意高远,语言老到,人、马与诚信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文章的个性,这得力于作者对《三国》等古典小说的熟稔,得力于他运用半文半白语言的良好功底。文章奇而不怪,从构思到语言,处处符合过去小品写法的规范,对这种小品文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得益于对古时小品文的文体感的把握。《善良归家》(独幕话剧)构思表达精巧,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编述了善良被抛弃又回到人间的故事,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具体的场景,文章用剧本的形式写成,而且在布局上、表达上都很符合剧本的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的交代,有供演出的舞台说明,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具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有矛盾冲突,真可谓是别出心裁,表现了作者较深厚的文学功底。试想如果作者脑海中没有清晰的话剧感,话剧意识,这独幕剧是不会凭空杜撰出来的。在创造学中,迁移原理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由阅读到写作也是一种学习的迁移,因此依文体感写作不是一种模仿而是一种创造。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神”难道不是作者在读破万卷诗书之后形成的某种敏锐的文体感吗?因此良好的文体感是阅读和写作走向自觉成熟的标志,只有在一定文体感统摄下的写作才是真正有效的写作,只有文体感才会使阅读通向写作,使二者得以沟通与对话。
  
  王元臣,男,山东泰山学院教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