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务实高效
作者:郑建胜
一、择取适当教学内容,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前提。
专家指出,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它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务实高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要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偏离了这一点。我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据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一定要紧扣这一特点,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笔者有幸于2004年在宁波聆听了某省优质课评比,其中有一堂课《竹影》,老师在讲了一二段后,提了这样的问题:“在月光下孩子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孩子们在看地下的身影有没有烟气”,教师就顺势抓住这一点不放,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会有烟气,我们在下面听课的老师一下子就懵了,这与语文教学有关吗?这与这堂课内容有关吗?讨论好些时间后,学生答不出来,这位老师又不敢讲答案,为什么呢?一讲出来就变成传授式了,最后他说同学们回家去探究吧。很显然这位老师在教学内容的择取上出现了问题,“烟气”的探究是科学学科内容。后来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上专门针对这堂课发表了评论,他连续用了十几个不知道是什么,虽说有些偏激,但却也是事实。同样的在去年,我观摩了一堂《济南的冬天》,这是一堂比赛课,可能是这位老师要出奇制胜的原因。他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也出现很大偏差,他组织学生不去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而让学生去找哪些是工笔画,哪些是水墨画——这是美术课的内容,而不是语文的教学内容。因此,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内容上应凸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落实语文知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课程目标是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指引者,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阶段目标(写字、阅读、写作)。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重视选文的原生价值,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选文是语文教育系统中不可变更的要素,进入语文教学的文章,很大部分不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而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前段时间连续听了三节《端午的鸭蛋》,有一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前两节课的老师只侧重于对汪曾祺文章语言的赏析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文化传承的价值。后一位老师从导入到教学的展开到拓展延伸紧紧抓住两条线,既品味语言之美,又感受民俗文化之魅力,整堂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预设,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离不开预设,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词的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样如果一味强调现场生长教学可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长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长,通过生长完成预设的目标。有效的教学预设应具备两项功能。
1、有效的预设应能促进课堂上有效生成。某新教师在上《背影》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请同学们划出父亲帮我买橘子一系列的动词,并读一读。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她竟答不出来。我们知道象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因为这根本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不能促使课堂的有效生成,是毫无意义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下,通过对文中的动词进行换置、删除,然后与原文比较,就能促使学生情感思维的生成。让学生体味到动词背后蕴含的那份深沉细腻的父爱,这就成了十分有效的一个预设。这个学期,我校语文组进行课堂教学主题化教研活动,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在对上课老师的提问统计后我们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问题是无效的。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的水分。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必须要创设有效的预设。
2、有效的预设应逐步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有效的预设应是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能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在上海某中学听了一位刚在上海市获得课堂教学大奖的老师上的《向生命鞠躬》,课堂从一导入之后,提了两个问题,今天我们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教该教什么,让你学的话你觉得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整个课堂大家不难想象,大部分学生不知学什么,讨论什么?学生的一些问题不断重复,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性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相反,有的教师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课前先发下探究表——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易难推进课堂教学。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三、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是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的保证。
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了较多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语文教学新的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必须要注意一个“度”——也就是合适这个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无此好像就不能称之为新课堂,于是教师动不动就小组合作讨论。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提问“皇宫里来了两个骗子,结果皇帝上当出丑了,那么上当原因是什么”,请四人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一个优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训练有素的闲聊,像这种无聊的讨论,我们根本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什么——优秀的学生占据话语霸权与思维的霸权,整个课堂只有散乱的活跃。
毫无疑问,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过去师生交流二维模式,建立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对于什么课堂、什么问题都采用这样一种形式就值得怀疑。我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有成效,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务实与高效。
同样综合性活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之后,我们语文课堂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给课堂带来了不少生机,但我们要注意,要尊重语文学科特点,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舍本逐末,在活动设计上要凸现语文味。另外像多媒体的使用也一样要注意一个度,要合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一定要走出低效、浮躁之风,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卸去浓妆,还其自然清新的本色,让务实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流!
郑建胜,教师,现居浙江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