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渔父》的精读精讲精练
作者:高 娟
一、精读
课文的精读,是对课文的细读,深读;是对课文的体味、鉴赏;是对课文进行的有创见、有个性的品评欣赏。在仅有的时间内让学生朗读的部分必须要精心挑选,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文章,精读显得尤其重要。
在《渔父》的授课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精思的基础上找出最能体现屈原人生观的句子,并加以鉴赏,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出屈原怎样的人生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找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两句话,而这两句对于体现屈原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是读懂全文的关键所在。通过他们的精读赏析,课堂既把握了重点、难点,又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事实证明,只有与精思相结合的精读才能真正起到读书的效果。
二、精讲
“精讲”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要言不繁,讲在关键处。为此,我课前深钻文本、教本、学本(《学案与测评》),挖掘内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编写教案。教学时用精练的语言突出重点,注意三本融通,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首先,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讲解的时候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
渴望“毕其功于一篇”,想把所有的实词和虚词都落实到位是不现实不客观的,在时间的安排上需要突出重点难点,勇于取舍。
其次,要多在问题探究上下功夫。专家认为,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平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师生智慧的展现。语文课动人的情节、华美的辞章、丰富的想象,总会让我有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冲动,课后一调查,除了学生认为老师课堂很精彩之外,其余收效甚微。因为这博古通今、口若悬河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
《渔父》一课的难点在于将屈原与前文《报任安书》的作者司马迁在人生选择上作一个比较,从而指导学生树立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得出“选择生存还是死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选择必须有价值有意义”这样一个结论。由于思考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尤其是其中一个同学,她能想到从时代和人物性格这样两个角度去比较,很有见解,很有深度,让我非常震撼。他们能做到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流利通畅甚至是富有文采,在不吝夸奖的同时,我适时地加以点评,适时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效用,将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三、精练
课堂四十五分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多给他们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将编者意图、文本和《学案与测评》三者融入课堂,追求“三合一”,防止“三分离”,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这堂课只是我在古文教学中的一次尝试,古文教学力求改变固有的观点,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漫长的探究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总结。
高娟,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