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汉语词汇偏误的中介语分析

作者:杨莉莉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种常见而自然的现象,是学习者在母语和目的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认知的印迹,反映了语言、心理、社会等多种认知方式的制约。而中介语有其自身的构建规律,这种规律通过偏误分析得以把握和运用,为二语习得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因此,根据中介语的表现和发生机制来对词汇偏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及词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外语教学中解释和分析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偏误的理论基础。1972年塞林格的《中介语》一文标志着该理论的诞生。它与以往的语言学理论不同,是一门以学习者自身及习得过程为研究重点的新理论。之后被广泛地运用于外语教学。它是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语法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但它随着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化的动态语言系统,即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这种语言行为适合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由错误逐渐向正确方向转化。这个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所以称之为“中介语”。关于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塞林格总结为五种:1.语言迁移;2.过度泛化;3.教学影响;4.学习策略;5.交际策略。
  “偏误分析”是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同样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学理论中的反映。偏误分析把第二语言学习者发生的偏误作为研究的对象,关注的是学生所使用的中介语和目的语的规范形式间的差距、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步骤和学习策略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教材和教学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中介语研究表明,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来自母语的负迁移的干扰,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本民族或外民族文化因素的干扰,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不同等方面的影响,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言现象讲解有误,或训练的不充分,或训练方法不得当,这也是其中的原因。这些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叉的。根据塞林格的中介语产生的五大原因,研究者将偏误分为七类:词形偏误、不确切替代、概念偏误、搭配偏误、修辞偏误、内涵偏误和语用失误。
  
  二、词汇偏误
  
  汉语词汇教学是整个二语习得中的教学和学习的重点,由于汉语词汇自身的复杂性及学习者的原因,往往是产生偏误的集中点,汉语词汇偏误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汉语词汇的特点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血脉,词汇集语音词形和词义于一体,是语言学习不可轻视的一个环节。汉语词汇更是如此,甚至更加复杂,一个汉语词汇凝结了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和文化等各种因素。单就语音来看,汉语词汇讲求音韵和谐、音调顿挫,还有轻声、儿化、变调等特殊语音形式,大量的同音词及近音词;再从语义看,汉语词义构成复杂,根据常敬宇先生(1995年)的看法,词汇意义分“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两大类。汉语词汇如此复杂的词义系统也造成了学习的难度;再从词汇的结构上来看,汉语语素的组词能力很强,构词以复合为主,单音词词素按照一定规则组成复合词,表面上形成了“旧字新词,见故知新”的感觉,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时候词素义可能为理解复合词提供线索,但有时候对词素义的误解,则导致了误用的结果。汉语中词类复杂,例如“实词”与“虚词”的分类界线不明晰导致在词类界定上常有争议,词与词组合,也要受语法、语义、词与词之间的搭配限制等,难以把握。
  
  2、学习者角度看
  根据中介语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或母文化背景极易在目的语中产生迁移,其中的负迁移就会导致偏误,在词汇的表现上,两种语言词义的不对等或目的语与母语有词义的交叉,或两种词义色彩等差异都会在目的语词汇上造成偏误。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词汇量掌握不足,在第二语言交际中,学习者就会采取造词、向已知词汇或者直接用母语借用等策略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可归入“沟通策略”方面的偏误。有的学习者把目的语中熟知词汇的语用范围扩大化,在语义相似的场合均使用同一词汇,造成了偏误;在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主要意义,而忽略了内涵义及次要意义,造成学习者词义习得不全,从而产生偏误。
  
  三、汉语词汇偏误类型
  
  1、语音上的偏误:这样的偏误一部分是由于母语发音系统的影响,由于各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使得在学习第二语言语音时会发生心理上和习惯上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对汉语词汇和词汇组合的变调上、儿化音、轻声、介音等出现问题。例如:把“排骨”说成“白骨”,把“棒”说成“胖”。这是发音部位和方法的不当。再如:
  我跟来这里,不太熟悉。这是把“刚来”说成了“跟来”,把韵母读错。
  这个粗(cu55)是白色的。把“醋”的音调混淆,造成误解。
  
  2、不确切替代上的偏误:这类偏误往往是学习者用词义接近的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或者在抽象意义词和具体意义的词之间总是用一个来代替另一个。或者有的直接用母语词汇来代替。这是因为对词汇的词性不清,词义了解不全面的情况造成的。这种偏误很多,例如:
  我出去北京的时候。用“出去”代替了“去”;
  我告诉他,你好吗?用“告诉”代替了“问”;
  类似常见的还有:“家”和“家庭”、“房间”和“房子”,用“钱”来代替与花费相关的词,用“东西”代替所有不能表达的事物等。
  
  3、搭配偏误:这是由于对词性的区分不明确,或者语用不当导致的。例如量词上的偏误即属此类,尤其是“个”的过度泛化。例如:
  我学了一半年中文。应该是:一年半。
  去年我在英国,这年我在中国。此例可明显看出母语负迁移导致的词汇偏误。把“This year”移植在汉语中了。
  
  4、遗漏:学习者为了回避知识盲区或难点,或者不适当的简略,无意识的音节缺省,使得词义偏误。例如:
  我们玩和唱歌。少了“一边……一边”。
  我休息……八天。少了“了”。
  
  5、误加:在词语后面添加不该出现的成分,把词语变成了一个错误的短语形式来表达词汇意义。例如:
  她不非常认真。多加了“非常”,或者把“不”去掉。
  我去在超市买东西。多加了一个“在”。
  
  6、错序:由于识记原因把词语的正常顺序颠倒。例如:
  每天都王先生看电视。正确说法:王先生每天都看电视。
  每天夜里十二点才他睡觉。正确说法:他每天夜里十二点才睡觉。
  
  四、总结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汉语词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依然受中介语规律的支配,用这个规律来对不同国籍的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偏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共通性,例如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的过度泛化、学习策略及沟通策略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共通性中又不尽相同,有偏误类型比重的不同,学习者的个体情况、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及心理环境不同,教材及教师教授方式不同,二语学习的客观环境也不同等等。但是这些不同都可以通过中介语过程中的词汇学习来分析出来,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因此对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词汇教学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词汇教学应该融入语音和语法的内容,把一个个分解的单项教学活动适当的融合在一起。
  
  2、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语境(上、下文)来猜生词意义的能力,并提供充分的语境来刺激词意的联想能力。
  
  3、要教学生自我词汇学习的能力,比如查工具书,使用交际策略请教别人或者在大量类似的语境中进行推测。
  
  4、词语搭配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准备大量同义语素进行对比类推,并提供常见用法和其它用法,以便学习者不会局限于某种单一用法中。
  
  5、收集词汇偏误语料并进行分析,以便得出学习者词汇掌握的难点和盲点。
  
  6、词义的讲解应该全面,不仅包括基本义,还应该有其它附加义的正解解释。
  
  7、对口语词汇和书面词汇要作意义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