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论公民新闻发展对我国传媒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帅人




  公民新闻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根据《维基百科》的有关条目解释,“公民新闻”也称“参与性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这里的“公民”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公民新闻涵盖了博客、维客、播客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
  早在2000年之前,公民新闻就已经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并没有进入公共视野。2003年Web2.0的广泛运用,使得公民的声音在社会上放大并突出主导潜质:2003年的SARS事件、2005年的江西九江地震、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2007年的“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厦门“PX”事件到2008年的雪灾、“3·14'’拉萨事件、“艳照门”,普通公众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公开表达的机会,他们的民主参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形的动力。本文欲从“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人手,重点分析公民新闻对我国传媒生态的影响。
  
  1、发起全民“DIY”运动。促进公民话语权的回归。
  
  公民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从少数知识精英到平民大众。喻国明教授将这一转变称为全民的“DIY运动”。不仅打破了官方消息来源、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传统媒体依赖的藩篱,还使得普通公民积极参与,不受束缚的以自己的平民化视角和身份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解读,通过论坛、BBS、BLOG、QQ、MSN等网络载体,把公民个性化的声音进行大众传播。在此次大地震报道中,公民个人除了一如既往的发表意见外,开始积极主动地介入抗震救灾的消息报道,不仅自己采写新闻直接发布,还附上自拍的现场图片与视频。
  腾讯网站在地震第二天就推出了《亲历地震》的版块,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发布到网络上。成都网民为落魄书生周筱赞的在其QQ空间和博客上发表文章《四川地震:全国都有震感》;贵阳网友闵云霄发表日志《发现房子是动的》;西安网友西岭雪《外面瞬间乱成一片》等。影响较大的“范跑跑”、“帐篷门”以及“四川卫生厅某官员殴打志愿者”等新闻。无一不是网民发挥网络媒体时空无限和参与互动的优势下,自发组织起来,追踪并延伸报道的结果,使得公民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并向“深”和“专”发展,弥补先天不及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缺陷,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并发挥组织作用。
  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一名老师将前一天学校运动会的情况和24小时后的受灾情况发布到其博客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大一学生用手机拍摄的第一段记录地震发生状况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比较突出的是腾讯网开辟的“安妮日记”、“一线记者速报”、“东来连线”、“传举镜头”、“笑一传真”等栏目,大量的网友分布在地震现场的各个角落,将原创新闻及时发布,有的还配发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得人们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认识灾区。
  
  2、变消费者为公民,个体自由价值得以彰显。
  
  市场经济浪潮投射到传媒领域就是媒介的市场化和集中化,公民从受众变为了消费者,消费媒介产品。这里的媒介产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公民应该知道的、影响其生产、生活的新闻信息,而是媒介经过重重把关,筛选后投入市场的对媒介有利的信息,公民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消费者的角色定位很快成型。
  公民新闻的生存土壤是公民社会的崛起与发展,公民社会是一个以民主、商谈、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其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是突出每一位作为个体的公民的民主社会,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与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公民新闻以公民为主体,通过媒介实现表达的自由,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政治的参与。
  
  3、媒体联动,促使媒体角色转换。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和互动,在体现发动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重新定位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
  “5·12”汶川大地震拥有太多的“建国以来首次”的政策与举动。设立全国默哀日——建国后首次为平民遇难者设立;降半旗致哀——建国后首次除领导人逝世后的举动;央视赈灾募捐晚会——创下建国后一次性募捐活动的最高纪录……网友在网络上倡议为在地震中遇难的台胞设立哀悼日,公民中的知识分子分别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中撰文吁请国家采纳公民的合理建议,积极推进决策的制定。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了中国互联网赈灾义演;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倡议网上募捐,央视及其四川电视台均举办了大型赈灾晚会,各级传统媒体纷纷加入倡导行列,全社会的帮助促使灾区的救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全社会媒体联和出动,为一个共同的议题“奔走相告”,不仅是新闻事实的报道者,同时也是新闻事件的动员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将普通公民呼声、要求、建议转换成强势的话语权,促进政府决策的多方面考虑与正确实施。
  
  4、新闻信息来源更广、报道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
  
  公民新闻的记者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人,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成为突发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有机会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每个公民都是记者”,使得他们采集到不同视角的、反映全面的新闻,听到多方面的声音。
  数码相机、DV、手机等硬件的普遍运用以及论坛、BBS、BLOG等载体的逐步成熟,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记录着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加快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在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中,14时28分发生了地震,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是百度贴吧的一位没来得及登陆的网友,在地震吧!4时35分发出一篇题为“地震了”的帖子,距地震发生时间仅间隔6分钟。而中央级网络媒体新华网于14点53分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后修订为8.0级)网友自己播报的信息比最早的主流媒体快了近20分钟。
  基于网络的公民新闻具有时空不受限制的因素,发布在论坛上、博客上、QQ空间上的帖子往往会有大量网友跟帖,及时更新最新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民新闻的内容。
  
  5、对传统新闻及其管理模式提出极大挑战。
  
  美国学者凯斯·桑坦斯的群体极化理论指出:“如果一个团体在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那么其成员就会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少部分会转移到另一方向,所以结果往往是朝着偏移的方向继续前行,最终形成极端化的观点。”在公民新闻中我们发现,将自由网民聚集起来形成议题的因素往往在于大家的共同兴奋点,当大家探讨热烈并渴望印证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人支持时,他们就会通过不停的转载将事件扩大化,而公民记者虽然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其素质先天性的参差不齐,往往对新闻生产方式带来冲击,还会对新闻真实性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于造成公民理性的集体缺失。
  5月14日,有人在“百度贴吧”发贴,说都江堰化工厂爆炸造成水污染,引得成都市民到处抢购矿泉水,都江堰人扶老携幼清晨大迁移。又因汶川地震强度高、震源浅、震撼范围大,相当地方都出现有关“余震”传言或谣言,通过网络、手机传播,引发大小不等的混乱。公民新闻门槛低,在这些方面几乎不受限制,完全依靠公民个人的把关,这就对公民的个人素养与媒介素养提出了质疑。新闻信源混乱与新闻制作不规范等,不仅给新闻管理带来挑战,严重的是将造成整个新闻传播秩序的混乱。
  “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传媒格局中新的力量的崛起——公民新闻及其所依托的网络媒体向主流媒体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虽然它对我国现有的传媒生态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我们更应该用开放的胸怀欢迎它,因势利导,培养公民新闻生存的内外部空间,才可能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