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作者:李起超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育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事实也是如此。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随着试行新《大纲》的颁布,将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是它的工具性,但这个工具是特殊的工具,它负载着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断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是凭借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感情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呢?
  
  一、加强诵读,激发美感
  
  正确地诵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如读《为了忘却的纪念》作者写听到五位青年被杀害的消息一段,用带着深深的挂念、关心、希望和低缓深情的语调读“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然后快速读“偶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中了十弹”,停顿后一字一顿读“原来如此!”较长停顿后,再用低沉悲愤的语调慢读“在一个深夜里……这样的几句,”最后吟咏“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七律。不管教师范读,还是指导学生自读,两三遍后都能感受到:用两个问句是为了传达出深切的挂念,为下文的转折蓄势;用“但忽然”表现事情的出乎意料;“原来如此”四字恰好表达了大难大悲突然降临时内心的震惊和无语;七律正是痛定思痛后的长歌当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诵读从审美层次上认识课文。特别长于感情的表露、气氛的营造、意境的复现,不仅能触及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完善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披文人情,陶冶情操
  
  文章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刘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的形象中去寻找美的因子,使美的情感震撼心灵。教师恰到好处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愉悦中不露声色完成语文的学习训练。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巧妙地利用各类文章的不同美点,去传授知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无不是作者“情”的结晶。《绿》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韵,使学生油然产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长江三峡》倾注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蕴含着作者对崇高美的追求,课文中感人形象处处可见,如追求真理的哥白尼,忧国忧民的杜甫,敢于反抗黑暗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还有集百丑于一身的形象如葛朗台、别里科夫、鲁四老爷等。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学生可以领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审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由此可见,寻找美的因子是审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教师准确把握,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人情,即可将净化思想的内容转化到欣赏者的潜意识之中。
  
  三、辩论明理,造美修身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写。学生能品尝作品的感情美、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应激发他们的创造美,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如教完《项链》一文,可引导学生对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进行评价,使他们明确:路瓦栽夫人既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者,又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受害者。我们既要批评她爱虚荣的庸俗,又要同情因爱虚荣而不幸的遭遇,作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教育学生惟利是图,更不能向学生渗透见利忘义的感情。其中的道理在有关课文中必须认真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强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又可以让他们明辨是非、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罗丹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就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学习,逐渐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启迪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由此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塑造一个美的自我形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