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鉴赏
作者:朱丽华
一、联系写作背景。寻找诗境与心境的契合点
分析古诗词的主旨,如果能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无疑事半功倍。金开诚在《漫谈“想诗”》中谈及:“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一定的结论”,就包含着心境与诗境的契合。
如,07年全国卷中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对词题“超然台”的注释为“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地方官”。密州,因为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绝代思念;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婉绵长;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在中国古代诗史中成为璀璨的明珠。但是,诗词的幸运并不能代替苏轼一生的沉浮。苏轼出任密州,是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致。苏轼赴任密州刺史,于次年八月,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题名“超然”。原来是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虽取名“超然”,可在苏轼的心中,思乡之情却不见得超然世外。“寒食后,酒醒却咨嗟”,点明寒食之后正是清明,理应返乡扫墓。但这时远在密州的苏轼却欲归而不得,只得自我宽慰,“休对故人思故国”。为解思乡之苦,“且将新火试新茶”。这里,借煮茶来作为诗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可饮茶不足以摆脱,继而又抒发“诗酒趁年华”的人生追求,超然物外,诗酒自娱。可见,“超然”便是作者在密州时期的心境与词境的契合。在对“超然”的探析后,再联系诗人在密州的时代背景,分析试题中“咨嗟”、“休对”、“且将”所表现出的心情,便找到了感情变化的轨迹。
二、紧扣诗词题眼,探觅内容与主旨的融合点
古诗词题目中的关键词犹如作品的眼睛,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在眼睛中得以流露。因此,紧扣诗词题眼,探觅内容与主旨的融合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之一。
如,07年江苏卷中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题目点明“送人”。送别,是诗词的一大题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情人般的惜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友的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朋友远道的离别……别,有缠绵悱恻;离,有哀怒凄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然则“送人”,纵然豪放如稼轩,也不由恨起古今离合是悲欢。“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这里以景衬情。可以设想,天水一色,目尽之处,树也无穷,恋也无穷;乌云带雨,掩埋半山,天亦灰灰,心也灰灰。千古送别,大抵这般。因而,在题目“送人”的统领下,提问“浮天”一联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读者根据诗词的内容便会浮想连翩:翘首远望,难抑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辛,难表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难言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自古多情伤离别”,而作诗填词的又都是“多情”人。于是送别之作俯拾皆是。06年湖北卷一连给出两首送别诗,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忘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韩琮的《暮春水送别》,“行人莫听宫前水。”这里,所写的均为“水畔送别”的场景。两首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在答题过程中,由题目中的“送”字,想象到送别中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想像到送别的惆怅与劝勉,从而为探觅内容与主旨的融合点锁定范围。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与友情的悠长;韩诗不落窠臼,借提醒远行人“莫听宫前水”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不尽感慨。
三、把握情感流向,窥测思想与情感的链接点
正如词的风格可以分为豪放与婉约,诗的思想可以划成现实与浪漫,诗歌中的情感倾向至少可以分成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建功立业和贬谪隐居,闲适恬静和郁郁寡欢,清新欢快和寂寞孤独,这些两极对立的情绪在古诗词中时有体现。因此,在阅读与鉴赏古诗词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流向,窥测思想与情感的链接点,或作整体感知,或作深度类比,或作字斟句酌,从而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精粹。
如2007年全国卷2中王维的《新晴野望》,题目中的“新”和“晴”二字率先为读者勾勒出雨后新晴的亮丽画面,并由此为全诗定下了明媚的感情基调。首联“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便将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流向,按试题要求分析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便可窥测作品中思想与情感的链接点“新晴”,自然得出:“明”和“出”。因为这二字传神地表现出雨后的“新晴”,进而言之,流露出作品明媚欢快的情感倾向。同样欢快的情感倾向还可以在07年高考上海卷的《阮郎归·初夏》词中看出。词题“初夏”正暗示着一年之中最热烈的季节。生命在孕育,情感在奔放。“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词人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缤纷四溅,水珠圆润晶莹的动人画面,展现了主人公轻松、愉悦的心情。这就给读者带来心旷神怡之感。
初夏给予人们热烈、奔放。然而,07年高考辽宁卷中王维的《秋夜独坐》则给人们带来悲凉和孤寂。“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独坐的孤寂、岁月流逝的悲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又以草木的零落、昆虫的哀鸣衬托出作者寂寞的心境。可见,同样写季节,“初夏”和“秋夜”所赋予的情感色彩有时却迥然不同。
中国古诗词题材博大精深,形式异彩纷呈。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方法各异。本文仅从写作背景、诗词题眼、情感流向等方面阐述了肤浅的认识。欣赏古诗词如饮醇酒,有甜美之柔,有麻辣之烈,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香、其醇、其柔、其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