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试探现阶段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胡怀强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各个省内的逐步推行,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课题正式摆在各个中学语文教师面前。新课程标准主要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应该让学生面对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学会鉴赏,学会审美,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然而,这个问题的现实与基础却很不让人乐观,具体表现在我们现在的学生很多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鉴赏的能力,没有创作的欲望。他们可以对歌视影星的鸡毛蒜皮津津乐道,但对于四大名著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对球星如数家珍,但对于《围城》,《百年孤独》却不知为何物;他们明白高深莫测的量子力学,但却连最基本请假条便条都不会写;他们的试卷可以科科花团锦簇,但写出来的文章却“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严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客观原因上,这和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我国的改革开放已有二十余年,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确实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极大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人们的价值观念方面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重利轻义,越来越重物质而轻精神。社会风气不能支撑当代人文关怀,经济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样的世风自然孕育出功利文化。庄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日下世风的一种概括。
  这首先表现在人们的价值观的突变上:重利轻义的观念混淆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颠倒了人们的是非观念,诚实守信不再得到人们赞扬,投机钻营却大行其道。重利轻义消解了精神领域的神圣感,让人们躲避崇高、亵渎崇高乃至践踏崇高。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变得越来越简单,于是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清晰,低俗代替了高雅,浅薄代替了崇高,恶搞与自我暴露成为快速成名的捷径。在重利轻义的影响下,学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重利轻义的影响下,教授“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文化领域: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诗坛还有“朦胧诗”,有顾城,舒婷,海子,席慕容,但现在的诗坛却一片萧条;八九十年代还涌现了一大批如王蒙、贾平凹、路遥、莫言、陈忠实等优秀小说家,但现在我们现在还在炒《白鹿原》的冷饭;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称号何等神圣与自豪,但现在却与“愤青”一样让人鄙视让人厌恶。就连一度成为当代中学生楷模的文学青年韩寒也终于耐不住小楼的清冷与寂寞而走进了职业赛车手的名利场。
  在这种背景之下,唤起学生对精神对文化对文学的兴趣,将是一个特别能够锻炼教师全方位能力的挑战。
  主观原因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的因循守旧,用新瓶装旧酒,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教学目标不明确,文学作品被当作文章来教学,文学鉴赏课被当作知识传授课。课堂教学围绕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不考就不教;有的甚至以考代教,以练代教,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残忍地支解为枯燥的字、词、句、段、篇,活生生的文学变成了僵死的教条。见树木不见森林,见文字不见思想,见字词句而感觉不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形象的审美意韵和文化视野等;其结果是人的精神被淡化,学生日益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教法僵化,千人一面,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养。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体现,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之心,作者深邃的思想没有了,饱满的感情没有了,文学作品蕴涵的民族文化积淀没有了,学生得不到美的熏陶、灵性的启迪与修养的积累。
  另外,教师对学生引导和指导不够有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妨害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少数老师认为高中时代阅读的都应该是“正规”书籍,很少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人文书籍,学生们自然也就逐渐远离了文学。
  文学素养欠缺产生的后果很严重:语文基本技能较差,运用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使他们难以真正学有所成。由于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学生语言、文字功底较差,甚至连最简单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常常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造成学习能力的减退。学生由于文学素养缺乏,不了解如何看待生活,缺乏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因而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日益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能力较差,不注意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等基础素质方面表现欠佳;人格发展不够全面,阻碍高中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实践表明,文学素质对中学生终身发展很重要,提高人文素质需要由学校来组织,师长来引导。
  下面,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浅见:
  
  1、利用语文课堂的舞台,唱好文学素养培养这出大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语文的基础,也是文学和文化表达的基础,语言素养是文学素养的内核,一个人文学素养的高低主要看他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以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读作品,品味出词句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味,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得到陶冶。诗歌有诗眼,散文有文眼,教学时就要把那些诗眼、文眼找出来,从准确、生动、形象等方面来咀嚼。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隐喻性、含蓄性等独特魅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所孕育的丰富的人生体验。
  还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多是名家精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要注重课本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2、重视诵读在文学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强调的是反复多遍,达到熟练,在多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诵读是一种体验,是沉浸其中从而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技巧相对显得次要,而感受是第一位的。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但是,多年来,我们把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随意斥之为“复古”,弃之若敝屣,总想找到学习语文的多快好省的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反对多记多背的,只是古代诗词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至于文学知识、语言知识、写作知识等,以及词语解释,却要求学生大背特背,因为对应试有用,广大师生就乐此不疲。所以问题在于背诵什么,怎么背诵。在文学教育中,把诵读方法与感受、理解、分析、欣赏和评价结合起来,一定能够在情感熏陶、体验品味、积累素材、培养语感等方面发挥它的综合效应。
  
  3、名著推介: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完整地读过一部名著,名著离他们太遥远了,还有一部分中学生根本不知道名著为何物。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当然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时不晚。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做到因材施教,要对班级学生的家庭、兴趣、年龄特征、生活环境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然后循序渐进的推进工作。第一阶段推荐一些符合年龄特征的小说如韩寒的《三重门》,符合农村学生生活经历的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甚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读”。第二阶段进一步拓展到一部分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学作品中,如湖北作家群池莉方方刘醒龙的作品,“京派”王朔刘恒叶广岑作品等等,这一阶段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初步感知,即“读得懂”。第三阶段再扩展到中国的古今名著,实现“读进去”的目标,最后再拓展到离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生活距离的外国名著,从而达到能够鉴赏,即“读出味道”的目的。
  
  4、善于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来辅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名著由于时间的久远和语言的隔膜,作者构思的精巧确实对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感,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一些影视媒体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如用多媒体课件,告诉学生《三国演义》是多么的气势恢弘,单是开篇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就令多少英雄豪杰感慨悲叹,还可以把《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品红楼”“康正讲苏轼”等内容引入阅读课堂,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名著。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电视散文》《子午书简》等知识型栏目,让学生了解文学,感知文学,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5、开设阅读欣赏课。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文学阅读作赏析指导,每周拿出节语文课作为阅读欣赏课。学生按老师要求,或根据学校统一要求,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书籍。阅读欣赏课以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作品为主,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们明白名著中不仅有迂回曲折的情节,更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娓娓动人的细节,让他们知道名著中的世界是如此精彩,继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名著这个世界了。
  
  6、写好读书心得。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良好的读书方法,无论是文坛巨匠周树人,还是政界领袖毛泽东都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以写促进阅读、扩展阅读、深化阅读。可以就某一名著的某个章节或片段,写读后感;可以让学生仿写名著中的优美句式;可以让学生模仿名著中精彩的场面描写;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名著中的经典句子;可以让学生缩写或扩写某个名著中的某一个章节......看到精彩处可以做笔记,看到动情处便可以抒发感想,写点随笔,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们不但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积累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不断充实提高其文学素养,使我们的学生的文学素养乘着文学的翅膀,芝麻开花节节高。
  
  胡怀强,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