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教学要加强科学言语教育

作者:刘全卫




  现代公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且还有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谈到:发展独立阅读能力。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阅读议论、理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思考作出判断。写议论文,能做到有理有据。能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由此可见,科学言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言语主要体现在科技性、应用性、论说性、阐释性等文体(以实用性科学性的说明文、应用文为主,兼顾议论文、记叙文)中,以传递信息、知识、观点为目的,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客观、准确、真实地描述对象。语言要求逻辑性、概括性、确定性,思维要求严密性、规范性。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一起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言语的重要性
  
  1、个人的成长需要科学言语能力。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不仅要有形象思维,更要有很高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和言语行为是同一过程的两种形式。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凭借于言语活动的展开,必将体现于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提高,必将极大促进个体的生存能力、科研能力。培养科学言语能力,就是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个体适应现代生活。生活中,与艺术语言相比,科学言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重视交流的效率,语言表达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简洁、准确、严密、快速的方式表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另外,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法律社会,而与经济规律、法律规则相适应的是要求人们之间交流的准确性、客观性。因此,概念确切、意义精当、表达明确的科学言语能力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言语基本素质。
  阅读是人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不能有效阅读的人往往缺乏必需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完成了基础教育的人,他们今后面对的是自学,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老师的详细指导,要靠自己去安排学习,从各种学习资料去获取知识和技能。这样,阅读能力就成了自学的基础,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效地检索信息、理解文章、对资料进行思考和评估。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中,阅读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生存手段。
  3、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学生预示着一个高技能的未来劳动力。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进行三年一次的知识和技能调查,内容为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PISA提供的阅读样本都不是文学作品,均是实用性科技性文章,获取信息一般都是“惟一”答案。PISA阅读评价的重点是测试学生在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为了工作而阅读和为了教育而阅读的情境下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它考查学生是否有能力有效地分析、讨论、交流他们的思想;是否有能力终身学习等,其基本方面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生在PISA中的成绩都不错,芬兰学生的成绩最好。芬兰被连续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这也从其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得到反映。PISA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5岁学生的阅读高分成绩预示着一个高技能的未来劳动力,有高平均分的国家将会有一个相当可观的经济和社会优势。参考PISA,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读教育与国际通行的做法相差越来越远,这必然致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及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劣势。
  4、理性思维,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国家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技术、道德、人性的发展,更是理性思维的发展及其体现于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社会生活上。农业社会领先世界的中国,之所以从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重形象、轻逻辑;重意念、轻理性;重文化蕴涵、轻浅白直露;重艺术言语及文体、轻科学言语及文体,重经验、权威、偶然,这几乎成了我们民族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而欧美发达国家则强调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及与之适应的语言、文体、规范、制度。研究西方社会之所以遥遥领先的原因,人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懂得科学的思维和理性的开拓才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真谛。
  
  二、科学言语教学的困窘
  
  1、现在许多学生思考问题个人化、情绪化、随意化,缺乏理性思维的严密、逻辑、推理,思维显得肤浅、简陋、盲从。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的自学能力、读写能力,理解能力较差,不能通过准确地理解词语、概念和严密的逻辑层次来把握社科及自然科学文章中的信息、观点,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许多学生没有接受速读及阅读的培训,阅读速度慢、质量差;许多学生不会写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写说明文和议论文时,不能正确把握文体特征及语言特点,不能清晰准确地解说事物说明事理,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阐明思想。
  2、忽视科学言语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由来已久的问题。科学言语教育至今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应有的地位。本世纪以来关注人文性的课改更使科学言语教学雪上加霜。新课标主张人文性,混淆了文章阅读和文学欣赏的区别,忽视社会实用性科技性文章的阅读。语文教学始终强调语文教育的思想教化功能。有人甚至主张以文学教育取代语文教育。许多教师倾向于运用高水准的文学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文学语言,对客观、抽象、准确、严密、逻辑较强的科学言语加以冷落。或者一味重视应试考试,教学围绕考卷试题转,唯考试分数至上。如此,科学的、理性的文章往往放置在一边,学生的科学言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系统训练,科学素养得不到精心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实用性阅读能力低下。
  3、选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目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均加大了文学、文化作品的容量。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阅读部分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第一、二、五、六册占50%或以上;第三、四册占100%。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高。但我们不应忽略科学言语的学习。教材中,以科学言语为主要特征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却大量删减,选文内容也无法跟上时代步伐。而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都要求语文教材重视概念明确、意义精当、表述准确、富有时代性的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记叙文。日本的国语教材就值得借鉴。日本的阅读教材只选取了说明性文章和以诗歌、童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性文章。《光村图书·小学国语》中说明性阅读文章就占整本教材的半壁江山。说明文的外延涉及人文、地理、自然、社会, 以平白、浅显的描述性口吻来叙述事物、事件,夹叙夹议。选文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人权、和平、环境、国际理解。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来吸引读者,让学生在一种亲切的氛围中既习得语言、知识、技能,又在思维、视野、观察力等方面的到启迪与发展。
  4、语文教师自身的科学言语能力不高也是导致学生科学言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艺术言语能力培养,具体体现于诸多文学类课程。对科学言语能力培养只零星散落在写作概论、形式逻辑课上,而且还只是以讲解少量几篇应用文、论说文敷衍了事。与科学言语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如阅读课、文章学课,许多高校都开设不了。这就使中文系的“文学味”极浓,师生自觉不自觉地排斥科学言语色彩较重的语体学习,善形象而拙抽象,喜情感性抒发而厌逻辑思维。因此,参加工作后,许多教师对喜欢的、发挥性强的艺术言语类课文就讲多讲透,对不喜欢的、难以发挥的科学言语类课文就作冷处理。如此,不仅教师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没有得到长进,还会连累学生的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