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文本研习艺术新探

作者:余丹英




  “语文教育是关于民族母语的教育,而母语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教化’。”“语文是为人的一生奠定精神底色的课程,语文以其饱含的情感、智慧和精神对人的生命进行潜移默化的诗意润泽和点染提升,全面开展人的精神建构。”作为语文学习的方式之一的文本研习,当然理应以接受民族文化教化、接受诗意润泽和点染提升、全面构建人的精神为指归。但是,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这一功利主义评价形式导引下,人们难得静下心来,从提升人的素养的角度来对待文本。“在教学实践中,则剥离了语言的人文情致和生命特质,将美的鲜活的语言感应、体悟行为演变成了干瘪枯燥的识记和操练活动,文本研习成了非生命的知识的简单转移和搬运过程。”阅读的真正价值在被人们遗忘或者被无可奈何地放弃。
  语文文本研习过程中师生该怎样有效进入文本,怎样让研习卓有成效?
  
  一、以纯正的目的进入文本研习是前提
  
  阅读要从消遣层次进入到研习层次,从解题层次进入到鉴赏层次,必须有一个纯正的目的,那就是把文本研习当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以研读促进自己的眼界宽阔,促进自己的素养提升,促进自己言说的技能,促进自己的思想升华,促进自己的生命内涵。“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者在被动地获取语文知识,接受语文熏陶,更是以自我的生命与世界对话,是一个生命体体认自我、感知他者、实现自我创造的内在需求,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的方式。”以这样的目的来对待研习,就能使我们在研习中自觉地进行“主体间的意义对话,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解放其内部心灵,促进人的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全面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这样的研习才能卓有成效。
  
  二、以愉悦的心态进入研习是动力
  
  现代教育科学在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情感智慧的概念做出了新的解释:“情感智慧就是指个体在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与情感相关的问题时所运用的情感能力……语文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这里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说的,其实,作为学习的另一主体学生来说,道理有相同之处。学习者的情感智慧对学习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真正的理解不是起源于对作品句子、语段的划分与理解,而是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否则我们就会与作者擦肩而过,成为作品的过客,更不能打消我们与现实的帷幕,进入那心醉神迷的瞬间。”在师生进行文本研习的过程中,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文本研习,就会感到满纸奇趣,满眼奇景,满心欢喜,不断享受探索的快乐。这时的情感智慧就会调控自己、激励自己。如果在文本研习中只习惯于听老师给答案,对文本找不出研习的目标,或者遇到问题就两眼发傻,一节课总是神游课外,总是盼望着下课、盼望着答案、盼望着告别这讨厌的疑难,那么,一节一节课相似,一天一天无所获,人就会在烦躁、不知所以中产生厌恶情绪,加剧畏惧或者无所谓心理,以至影响研习效果,如此就会恶性循环,自然没有好的结果。以愉悦的心态进入文本研习,是使研习不断获得成功的动力。
  
  三、以科学的运行原则进入研习是抓手
  
  文本研习,需要以科学的原则运行,才能确保研习的有效性。
  首先,要注意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处理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很重要。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让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让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启发学生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它权威的意见,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不断增强预见性,增强预设性,对学生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的理解给予实事求是的解说、辨析等帮助。其实,预设性越强,越是胸有成竹,越敢于放开课堂,收缩有度,发挥生成性。在比较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越是学问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生成性越是效果明显,而一般教师,要么害怕学生“出轨”让自己下不来台,就死死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不敢略有变通,如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说,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讨论了;要么教师胸无目标,学生自由阅读,渺无边际,脱离文本,乱说一气,教师一概评价曰“好”、“很有创见”、“太棒了”,有的就干脆不见了教师,任由学生开“自由市场”。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完美结合,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二,要注意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增长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然离不开接受,也离不开自己去探究。研习研习,就是要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肤浅到知之深刻。这其间,必然要利用旧知探究新知,从已知推究未知。探究性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探究,就没有研习课开设目标的达成。但是人类学习知识,甚至发明创造,不可能完全只凭自己去独自探索,接受前人的、别人的成果,接受别人的启发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生在研习文本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由于知识视野、人生经验等等的限制,要跨过某一个难关,势必需要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学生是必需要接受教师的讲解,也需要接受别的书上的讲解的。所以文本研习课,并不排斥教师的讲授,学生也不排斥接受老师的意见。只是处理要适当,当讲授时不妨讲透,当探究式不妨深入,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接受与探究结合。
  再次,要注意显效性与隐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文本研习的知识性等因素,往往是显性的,而熏陶性等因素则往往是隐性的。研习的成果,也随着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的不同而或隐或现。现在人们评价往往只是从高考这一个角度这一套方案来评价,分数考得高就是效果好,分数考得低就是效果差。而整个学段的评价也都是模仿高考,用期中期末考试来衡量。于是,教学往往就演变成了“做题”教学,文本研习课也都变成试题形式来进行。这是忘记了语文教学的隐性成果。这样只追求成果的显性显现,不注意隐形成果,其结果是显性成果也未必能够很好地显示,更大的危害是影响人的正常发展,退化人的必有素养。
  文本研习课既要重视显效性,也要重视隐效性。显效性要抓必要知识的掌握,重要方法的运用,包括必要的常识积累,研习文本的技巧,试题提问的方式,解答问题的思路,组织答案的方法等等。而这些知识要突出应用性。隐效性要抓文化因素的潜移默化,思想方法的历练熏陶,知识思想的累积沉淀,人文素养的升华飞跃等。在设计和进行文本研习时,要从人的全面发展、有效发展、科学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要讲效率但不可急功近利,要看当下更要看长远,要有考试成绩更要有素养发展。
  
  四、以正确的方法进入研习是保证
  
  文本研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研习要讲“三化”:问题明确化,方法具体化,过程细致化。教学中要提出一些明确具体的研习问题。如“研习《今生今世的证据》”,这就不够具体,而“《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证据’的物象意义”就比较具体,研习起来就方便多了。研习是一个大的方法,具体研习一个问题要用到哪些,需要具体,有操作性,如概念限定法、条分缕析法、深层追求法等等。探究过程关键是要养成学生一种科学的思考习惯,不要总是“我认为这应该是如何如何”,二要根据原文分析、理论追索、旁征博引等推究出“由此可见如何如何”。
  第二,研习要讲“三重”:活动重实效,积累重清晰,应用重创新。研习活动不必过分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要追求内思维活动“紧张有序”。讨论中,要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和品质,随手记下要点的习惯,锻炼准确把握别人讲话要点和听出其漏洞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发言的能力。对于该积累的东西,要听准确、想明白、记清晰。运用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要能够举一反三,化原则为方法,化思想为操作。这是一个很重要但是也很难得的一个教学策略。
  第三,研习要讲“三思”:求索要发散,结论要聚合,创思要拓展。探究问题,尽量扩大思路,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文本研习往往是思路一变,角度一变,探究的路径一变,探究出的结果就大不一样。这样的探究,答案可能并不唯一,但是能使我们的思路开阔,使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周密,更准确。探讨的问题有许多思路,有时要做定向思考,特别是在考查思维的灵敏度时,往往会限定方向回答问题,这时就要有思维的聚合性,有多种意见,但是要经过分析,进行归纳。对有些问题,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原有思路上进行拓展。
  总之,文本研读,是一个有效进入的过程。是老师带领学生到花丛里追逐蝴蝶,提示学生花的色和香,蝴蝶翻飞的姿态,让学生得到很大的快乐的过程,而不是把花和蝴蝶做生物学意义上的解剖,让学生体悟七零八碎的枯燥的过程,或是让学生自由地摘花抓蝶,把花蝶弄得面目全非的过程。有效的文本研读应是在带领学生进入花蝶中之后,老师能够随时可以离开学生,自己独立地看花赏蝶。并在各自看花赏蝶时,领会看花赏蝶的无穷乐趣。
  余丹英,浙江师范大学04级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