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备课过程浅探

作者:张 清 吕永山




  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备好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惟一宗旨,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为其有效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提供空间,以此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如何切入,才能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备课首先要解决的重点所在。切入应以学生为主,以文本为主,因时而变,因景而改,因文而生。一开始就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使之充满诱惑、充满激情,让语文教学从激情发端,从美丽开始。因此,老师应在熟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及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或简介作者,或引述故事,或开展一个活动等。要思考怎样才能既切题又能激趣,让切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成为课堂情绪感染的起始点。
  
  二、备教学样式的设计
  
  教学样式的优化设计,要因文而宜。于漪老师说:“文本本身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要与文本的特点相匹配。有的文本片断可以表演,使用多种感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的文本需要深入探究,方能体味表达的奥妙与思想的精髓,就可采用讨论乃至辩论的方式。”教学样式要适合文本教学,“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选择教学样式必须遵守的原则”。形式为内容服务,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理解人文情感,学到知识能力。因此,备课时,就应将文本读研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可供选择性,教学形式及方法要多样化,时时给学生以新鲜感,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三、备学生的活动
  
  课堂教学不论采取自主式结构还是互动式结构,都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既要体现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又要体现其交往互动、合作学习。因此,备课时,一要设计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尽量减少统一要求,给学生自由读思、自由想象的空间。二要放手指导自学,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于漪老师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老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文本的学习重在感受、体验。文质兼美的精妙,只有学习主体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教师要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解读、感知课文,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与他人的合作互动提出疑问。三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一石冲开水底天”,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活动,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
  
  四、备教师的精讲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张扬个性。但不是不要教师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包含着“讲”的成分,“讲”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讲”必须适时、适量、适度,应讲求分量,讲求质量,讲求策略,要变“灌”为“导”。我们备课时,要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关于教师少讲、精讲的要求,对学生自能讲解或应该是学生讲的不讲,课文中有的且指导学生自能看懂的不讲,与学习目标关系不大的不讲,问题的结论不直接讲;而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方法要讲,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需要拓展延伸的要讲,学生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品味出、感悟到的难点疑点要讲,学生说错了,别人又解决不了的要讲。“老师这个时候的‘讲’最受学生欢迎”,“尽到了学生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责任和义务。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老师的‘讲’才能达到最佳的‘听’的效果。”总之,备课要结合实际,以少讲、精讲为主,目的在于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说、去讲。
  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必须关注学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过程的安排。当然,备课只是教学预设,我们还应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具体进展情况进行灵动调整,以使课堂富有弹性,富于变化,充满活力。
  张清,吕永山,甘肃天祝县松山初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