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新教材中学习写作艺术

作者:文正锋 陈启丽




  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凡是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熟悉的事情则有话可说,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充满着孩子的灵气和乐趣。反之则空洞,言之无物,甚至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厌烦情绪。因此我觉得作文训练不能光进行技法指导,同时也该让学生走进“新教材中的艺术创作”中,更好地体现作文训练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从新教材中看艺术创作的源泉
  
  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观察、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这归于作者用眼观察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象,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写景散文。它的写景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二是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三是取景远近粗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四是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鲜明。以上值得称道之处与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体验是分不开的。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颇多。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美的事物。如自然界的高山飞瀑、日月之霞、苍松翠柏等;社会关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亲情的行为、情境,还有品格高尚具有美德、受人崇敬的众多人物,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记忆、尤其是对生活感受最深,为生活所扣击心弦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潮起伏,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主题产生的根源。高尔基说:“主题是由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即便是浪漫主义的幻想和虚构,最初也是建立在生活之上的。学生要把作文写好,就必须要像作家一样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二、从新教材中看艺术创作的想象和构思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思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将现实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典型化过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想像奇伟,意境雄浑。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朱自清的《春》的结尾,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诗情画意的结合和谐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三是语言朴素、隽永。在春天景象的激发下,作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出要创作出一个以此为素材的作品,这就是艺术胚胎,最后在进行反复地推敲、艰辛探索和想象的基础上,使艺术胚胎越来越发育成熟,在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地表现出来。它是经过作家头脑改造而形成的审美意象,这意象由于主体审美认识时的精神作用而使现实美得到强化、集中化、概括化或典型化,同时也渗透进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这个过程表现出由浅入深、由粗略的轮廓到具体鲜明、由笼统模糊到细致具体、由反复推敲到忽然“柳暗花明”的特点。当然,这种经过进一步深思熟虑地构想出来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长篇巨著的艺术意象是不知经过多少次“山穷水尽”的艰辛探索和艺术想象,方能换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意象的成熟。我们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自我培养想象力,大胆构思,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之中。
  
  三、从新教材中看艺术创作的结晶
  
  茨威格的《托尔斯泰》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本文的重心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茨威格把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物态化了,这就是艺术创作的结晶。作家将艺术构思阶段内心形成的艺术意象变成物态化的、可以感受到的艺术作品,这是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称为意象物化。不将头脑中已经构思出来的艺术意象物化成艺术作品是谈不上真正的艺术创作的。所谓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最后总是要拿出饱含着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表现的供人鉴赏的艺术作品。没有这个过程,作者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再生动、再鲜明也是无法感染、打动和影响人的。从作文到创作是质的演变,作文是创作的初生,学生同样可以像作家一样大胆地把自己的意象进行物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有一种质的飞跃。
  
  四、从新教材中看艺术创作的手法
  
  1、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特点,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他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校里的一堂课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感情。作者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选择了一个足以表现巨大事件本质的生活片断:最后一堂法语课,使得普法战争的悲剧性后果,表现得十分鲜明。
  2、象征手法的运用。《雷电颂》一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到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雪》一文中的“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的和谐统一,并不是它们的相加,或者是两个题互相“补充”“渗透”“纠缠”“争斗”的结果。作者写江南雪的优美,正是为了衬托朔雪的壮美,在艺术表现上,这近乎“欲扬先抑”。还有《托尔斯泰》《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文章也恰当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4、寓情于景、借景述怀。寓情于景、借景述怀是《海燕》的基本艺术方法。环境烘托是《海燕》的又一成功的艺术手法。环境描写除了起着服务于主题表现和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外,还给作品带来浓厚的抒情气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5、大量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很多艺术创作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以上这是艺术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艺术手法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于下品。
  在艺术创作中,无疑这四个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艺术创作都将是失败的,或者是谈不上艺术创作。在四个方面中,我认为艺术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基础。它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像一江取之不尽的清水,可以使人不断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脱离了这一前提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现代大量的艺术作品当中,我们虽然可以发现大量的、优秀的、感人的、令人百看不厌、百听不烦的作品,但也可以看到很多枯燥的、乏味的、生命力不强的作品。我认为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不是完全深入了生活,是不是真正的生活体验。《丑小鸭》恒久的艺术魅力。由于这一童话的广泛流传和深刻的思想意义,“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历经半个世纪而不衰,也是由于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有感而发分不开的。以至于今天我们唱起这部作品时,依然感到它那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一个具有创作才能的文艺工作者,倘若长期脱离社会生活的哺育,失去时代精神的滋养,在他的心海中就可能不会涌起创作冲动的波涛,笔端也会感到枯竭。因为艺术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艺术想象,都是要以丰富的生活信息,即相关的诸多表象做艺术思维和艺术想象的材料。而艺术想象和构思则是这一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产生了质的飞跃和变化。意象物化则是第二次的飞跃。如果没有这次的飞跃,就等于前功尽弃,取消了艺术创作。这两次飞跃都是建立在第一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飞跃就无从谈起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创作的过程,虽然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其首要过程——艺术体验却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我们当今一些艺术作品的档次,丰富我们的文艺市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多深入生活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融合到一起,亲自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写出大量的具有时代心声的作文,为以后的文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正锋,陈启丽,湖北枣阳市兴隆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