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学拓展的误区及策略
作者:章长根
一、拓展的误区
笔者是一线教师,常有机会观摩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但无论是那一类的课,都无一例外地会有拓展这一环节。更为巧合的是这个环节的出现,往往都设置在最后,有时常常是下课的铃声响起,示教老师也适时地打开了拓展训练的字幕。有的仿句、有的仿段、有的仿篇。其时间之拿捏得准,已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由此可见教师的熟练程度。
笔者曾听过一堂《故宫博物院》的课,整堂课的教学是通过多媒体完成的,给我的印象是看了一次电影。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先听录音范读课文,教师布置分组讨论,再选代表以导游身份介绍故宫的任务。10分钟后,各组代表先后以导游身份向游客介绍故宫,多媒体的配合是一边讲解一边播放,听课者(包括学生)看了四遍录像,这个环节共用时25分钟。下课前5分钟,教师布置练习,要求写一篇介绍家乡的桥的说明文。听了这节课,笔者总觉得不是滋味。1、看视屏代替了对文本的阅读。2、《故宫博物院》是一篇典型的介绍建筑(建筑群)的说明文,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是该文的特色,这点应该成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3、在学生尚未掌握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基础上(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熟悉、课文这个“例子”)就让学生仿写,其效果值得怀疑。这些拓展,笔者发现:追求形式,为拓展而拓展;脱离文本、脱离学生实际是它们的共性。
二、拓展的策略
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围绕文本,强化教学的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文本是课堂教学之“根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聚集点。拓展的时空也应该围绕文本的时空。背离了这一原则,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成得毫无意义,充其量也只是作秀和表演。
拓展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更不是什么新事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处处有它的身影。如古代的对“对子”,塾师出了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这其实就是一种拓展。如“春风”对“夏雨”。“青山”对“绿水”即是。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也时时在运用它。如在字词教学中: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识记,在讲请字的结构、词义的基础上,还常会举出字形相似、容易读错和混淆的字进行佐证。如:缀、掇、辍、啜即是。在名言警句赏析时:当读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时,必会联想到以前读过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继而还会联想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名著名篇阅读时:读到《孔乙己》自然会联想到《范进中举》,进而自然会把孔乙己与范进作对比,把两个人的命运作对比,通过比较,自然会得出是科举制度决定了旧时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样的结论。读到葛朗台这个人物,必然会联想到为了两根灯芯而咽不下气的严监生。面对严监生临死之前的那两根手指,师生们自然会对他的吝啬哑然失笑。……只不过以上的拓展只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这样的拓展,看似平淡,其课堂效果,恐怕只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得以形容。不过,这在激进者的眼里,难免会有“传授知识”,“满堂灌”的嫌疑。但这个结论尚不可下之过早。因为同仁们都清楚,在当时的情景中,要分出那是老师的声音,那是学生的声音,实在有些困难,你能说是“谁”在灌“谁”呢?当时,课堂中情境相生,师生其乐融融,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有效的拓展,应该结合文本,达到既有益于巩固而又能有效地生成。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然”是它的精髓与灵魂。它可以是字、词、句、篇的拓展,也可以是语言和形象的拓展。它的出现,应该在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得不如此之时,应该在教师的不知不觉之中。
章长根,浙江绍兴市灵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