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学应知识与情感并重

作者:吴 杰 冯全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育者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时候应知识与情感并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互长。
  
  一、不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人文教育只是无源之水
  
  近年来,有些地方不再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忽略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课下一写作文就露怯了,错别字连篇,标点一塌胡涂。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又何谈丰富的内含?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点点细微的差别,意思就相去甚远,比如:“戊”“戌”“戍”,“已”“巳”“己”,“治癌”和“致癌”。大家想想如果不牢记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能行吗?知识不积累,基本功不扎实,文本的人文精神能体会出来吗?
  所以,我认为,语文作为一种听说读写的工具,夯实基本功决不可轻描淡写。
  
  二、缺乏人文内涵的语文教育,没有生命力
  
  过去,由于教育者过于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机械的记忆背诵和单调的语言训练成了语文课的主体。这样做,一方面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育也就成了应试教育,显得枯燥而没有意义。
  有些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要强调教师的人文精神,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品格;主张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等等。但我却认为,这些做法可以应用到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内含应该是丰富的,但其中的核心应该是情感教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就是学习知识和培养情感并重。
  
  三、知识与情感并重,又各有侧重
  
  学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培养不可能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侧重点。
  比如:《大自然的语言》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两篇课文,它们都是说明文,学习说明文的知识都应是教与学的重点,但我在教授《大自然的语言》时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以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为主。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因为《大自然的语言》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科普文章,知识性很强。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什么是物候及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等这样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习到说明文的语言可以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生动而优美;可以学习到为了说明清楚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理可以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可以学习到说明科学知识可以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方法等等关于说明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将来可以写一篇合乎规范的说明文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以讲授知识为主。
  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分析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痛惜和忧患之情。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认为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比教会他们成功地写作更重要。所以我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淡化了文章说明的性质,用激昂的爱国歌曲,用优美的祖国风光,用罗布泊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用收集到的有关祖国土地沙化、水资源缺乏、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数据等这些赤裸裸的现实,猛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教学的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实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发挥育人的作用。那么就让我们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让语文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
  吴杰,冯全波,湖北枣阳市第六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