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学中的“点线面体”

作者:郑新华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换句话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应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点”——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意识。
  语文课程对人的整体发展至为重要,而人的整体发展须以人的思维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提高语文能力。王尚文先生说,语文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如果说语文能力是“缰绳”,那么语文知识就是合成“缰绳”的“纤维”,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纤维”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正视语文知识的作用,加强语文训练,培养语文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功利化目的”和过分强化“技术性手段”,语文教学曾一度游离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了言辞与条文的记诵,变成了机械的操作和技术的熟练。当前,提出语文的“人文性”问题,带有一种“拨乱反正”“反朴归真”的意味,也可以说是对语文课程被肢解、被僵化、被封闭状况的一种解放和创造性重构。在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程里,我们追求的是让更多的情趣与韵味,生成这更多的意义与感悟,触发出更多的梦想与憧憬,诱发对阅读的神往、交流的渴望、思索的兴趣以及奋笔疾书的畅快。
  但是,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人文性”,一味贬低语文知识的重要,甚至脱离了语文知识,那么人文性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随意撷取几个语文知识点,都可以挖掘到一串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既能从中学到知识,生发对祖国语言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深厚情感,一举多得。比如在“形声字”的教学当中,可以设计让学生用“占、区、木”等部首进行造字比赛,通过活动了解造字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总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在教学对偶的修辞方法时,可以选取一些名联加以赏析,既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领会词性、节奏、音韵的巧妙结合,也可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底蕴的探索。这样既能深入理解语文知识点,又能兼顾到文化层面。
  
  二、“线”——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的物质外衣。语文从一开始就具有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协调行为等人际交往方面的功能。语文的这个社会功能又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点”上。这种常识性的认识,其实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人文性附庸于语言之上,它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语文教学应考虑到语言是载体,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情趣性、情感性和深刻的文化哲理。语言来自于生活,形成文学后更是生动优美颇具美感,它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的高度概括。语言文学都应具有情趣情感性。语文人文性的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情趣性。这种情趣性来自于生活的生动感,来自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来自于语言是多学科的综合,来源于语言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观照。现在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培养人们情感和个性人格的最重要的学科。从这种意义上说,它的人文性更趋于精神性和情感性,也可以说是人们的心灵之学,其语文的特质和含义都是通过人的内心观照过的,对外界的反映也是通过心灵的情感评判,而不是机械的反映,人文性更多反映文学性。带着情感去教学,把情感渗透进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有利于理解文本,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优秀的语文教师尤其注重情感性培养,思想文化都融汇于情感之中。语文教学是用生动的生活语言和优美的文学语言教会学生成为更深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语言,不比一般的口头语言生活中的日常交流,不自觉的学习态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透过美妙的语言体会优美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知识。人文性要求知识、哲理、情感应纳入人格培养发展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美感,积极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例如在朗读教学中,可以适当的配上音乐,让那音乐声随着朗读的内容节奏或波涛汹涌,或涓涓细流,或紧张急促,或轻松舒缓,或活泼欢快,或优美宁静。此时此境,常常能把学生带到书中那千姿百态的世界作一次情感体验的旅行。在旅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联想被唤起,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吸取其中的营养和智慧。
  
  三、“面”——民族文化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体现在弘扬民族文化上。冯冀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根神经,抽调这根神经,这个民族就变成了植物人。可见民族文化的重要。说语文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文化,第四,它还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民族文化之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猛烈碰撞日益明显,强使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母语的话语权、阐释权的地位,如不警惕和努力,母语就有“失语”的危险,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有随之淡忘甚至丧失的可能。语文教学如何从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出发,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为学生营造充满民族记忆和民族表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有的语文课偏狭为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讨,语文课窄化为文学课;有的语文课泛化为大文化课,或者是成为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和生活中的体验代替了语文的学习;有的语文课内容庞杂,非语文活动过多,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语文课成了成果展览厅和资料交流会……语文课已经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习,甚至演变成其它学科。这些现象,说明在语文性质和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上发生了偏差,在改革的过程中走了极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强调语文的本质属性的回归。
  为了让语文教学真正能够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守住民族文化的阵地。我们要让语文植根于生活的田野,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文化来自丰富的日常生活,离开生活,语文就会失源断流而枯竭,语文教学就会失去魅力而苍白。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是说语文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资源,在生活中进行,丰富学生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是说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是正在过着的生活。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才能保持语文教学的清新、开放、多元、真实、丰富和生动。但是,语文又改造、提炼着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生活的克隆和翻版,其间有辨别、有选择、有矫正、有改造、有提升。因此,语文教学又要超越生活的田野。在重视和生活结合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语文本身的课堂生活,而应在语文教学中整合生活,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关照到学生。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
  
  四、“体”——关注生命
  
  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生命成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从哲学意义上讲,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体或本原,也不是本质或本性,而是指“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说人是“根本”,而其它的一切(包括教育)都只是手段或途径。“人是根本”,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人是目的。人是自己活动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第二,人是关键。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中,人永远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人是主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题的角色,人的地位与价值不可替代。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作为“人”的学生的生命体,还要关注作为“人”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生命体;不仅要关注作为“人”的生命实体,还要关注作为“人”的生命体精神世界。因为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有了人,就必然有了一切。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中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和所有教学一样,语文教学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大而言之是关注生命的终极目标,小而言之是文本内容的理解、语文知识的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为终极目标的实现服务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母语及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这些都深刻的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的精神发育。因此,从本质上看,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从长远看,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成长铺上底色,为提高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郑新华,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