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探微

作者:童 洁




  教师的角色反映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直接影响并决定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对此,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并决定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实践证明,“传道、授业、解惑”“传承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再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也变得多样而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代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知识,掌握获取知识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发展多元认识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的积极的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导航者
  
  《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尽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亲身感悟,但教师决不是个“旁观者”,整堂课都是学生在“哇啦哇啦”读书,热热闹闹地讨论,自己则无所事事。教师应成为自主探究中的“导航者”,否则很容易偏离学生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
  1、意见分歧处点拔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教师不要简单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地点拨和导向,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如《孔乙己》结尾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必然会思考: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两者是否有矛盾?教师便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人们冷酷麻木的精神状态去点拨。学生经过思考后理解:“大约”表示推测、估计,从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准确含义,又品味了字词的恰当运用,还欣赏了文学大师的用词巧妙。
  2、价值偏斜时导向明理。提倡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学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在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
  3、朗读课文时范读激情。朗读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地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如高尔基优美的抒情散文《海燕》最后一段: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多么亢奋热烈,富于激情和美感的语言。如教师激情洋溢地朗诵,既渲染了课堂热烈的气氛,又深深地敲击着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永驻心间的美好回忆。
  4、总结升华时小结讲解。为了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教师应作适当的小结讲解,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情。
  三、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事。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比如阅读:什么是整体感知?它在阅读中处于什么位置?它和理解分析、语言揣摩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什么是个性理解?个性理解与共性理解的矛盾怎样处理?再比如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到底在哪里?写作训练到底有没有一个科学的系统和序列?自由写作和应试写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等等。这种研究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是在行动中研究。这种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四、在知识的传授与体验教学的关系看,教师是体验活动的组织者和平等对话者
  新课标多次出现“体验”一词,“体验”已成为新课程的重要理论。体验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和想象等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情感的经历、感受和领悟。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投入和亲身感悟,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这对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挑战。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以知识传授者出现,那么,是在体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体验教学尽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亲自感悟,但决不能缺少教师的组织。在体验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调控教学节奏,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教师尤其要把握好教学的目标,给学生的体验定向。为了引导学生相应的体验,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如陈设相关的事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教具,展播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教师或学生的语言描述和表演等。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平等的对话者。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是对话者之一,他与学生一起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及分享创造的成果。尽管教师的阅历、文化水准、知识底蕴和审美水平高于学生。但是,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的体验感悟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欣赏角度不同,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以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知识。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创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互动。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统一学生的体验感悟。这样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每个人都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并在分享中丰富和升华自己的体验。
  童洁,江西上饶市六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