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忆秦娥·娄山关》内蕴探赏

作者:杜望祥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是长征期间红军被敌人围追堵截抢夺娄山关的真实写照。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决定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发现了红军的意图,集结重兵设防。红军便改变计划,转头东向。当时贵州军阀王家烈已占领遵义,派了四个团防守娄山关。国民党的另外两个纵队也向遵义增援。红军必须要在敌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消灭王家烈,夺下娄山关。2月25日凌晨,红军飞奔出发,经过半天激战,夺取了娄山关,并乘胜占领遵义。词的上阕写拂晓时红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下阕写红军傍晚时越过娄山关时的壮丽景象。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西风凛冽,雁声嘹唳,寒霜铺地,一弯冷月悬挂在凄迷的长空中,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中央红军进军娄山关了。“西风”、“雁叫”、“霜晨月”,全是当地二月的实景。“西风”以“烈”来形容,现风势的狂暴。“霜晨月”是一个清冷的组合,月冷霜重晨寒。“雁叫”长空大多是两种情况:一是迁徙途中为了保持飞行的秩序,大雁前鸣后和;一是有敌害来,其中一只大雁长鸣示警,这只大雁往往因暴露自己壮烈而死。大雁的叫声使景物描写在凄清之上增添悲烈慷慨的气氛。这些景物因素组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早春高原图:既写出了艰苦行军的环境,又烘托出了大战在即的慷慨气氛,给人以悲壮苍凉之感。“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以“碎”形容马蹄,写出了马蹄声的零乱急促,令人感到军情的紧迫。以“咽”而不是“嘹亮”形容喇叭,写出了军号声时断时续似闻非闻,一下子将背景拓展开去。近处的“碎”声与远处的“咽”声交织在一起,千军万马的涌动,激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即将开始的战斗的艰险都通过这两个字体现了出来。我们仿佛看到工农红军迎着西风,踏着寒霜,披星戴月,飞奔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阕如异峰突起,留下了永远激励我们的千古名言。不要说雄奇的娄山关像铁铸的一样坚固难攻,如今我们迈开大步从山头上越过,开始新的征途。雄关似“铁”,夺关的艰难可想而知,而红军战士“越”山而过,一“铁”一“越”在反衬中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本色。“从头越”语义双关。一方面是指红军强夺娄山关的辉煌战绩。当年红军强夺娄山关时,首先夺取的是可以俯瞰娄山关的点金山,然后俯冲而下似从天而降抢夺娄山关。一方面是从头开始之意。娄山关之战,据遵义会议仅仅一个月,是毛泽东重新执掌中国革命领导权的第一次胜仗,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仗。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创,秋收起义开创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已不复存在,红军人数也急剧减少,那么现在只有“从头越”了。“从头越”包含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多少艰难,多少险阻,多少风云,多少血泪。此时的毛泽东虽然“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并没有绝望,“从头越”又包含了他对中国革命的多少憧憬,多少希望,多少信心,多少决心。他的勃然英姿,不屈不挠的精神,挽救中国革命中华民族的责任感都体现了出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站在娄山关极目远眺,群山绵延起伏,恰似翻腾的浩瀚大海;夕阳摇摇欲坠,宛如殷红的鲜血。其壮阔的山势,浓郁的色彩有极强的情绪张力。诗人对这两句颇为满意,他说是自己于战争中多年的景物观察与娄山关的胜利和自然景物遇合的结果。娄山关之战虽然胜利了,但被敌人围追堵截的处境并没发生根本的转变,这如海的苍山不知还有多少坚如铁铸的雄关。由于诗人站得高,看得远,思之深,怀之大,他笔下的娄山关夕照也就有了灵性,有了神韵,显得那么地壮烈。
  作者毛泽东不仅是审美主体,而且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首词直接取材于他的斗争生活,感情凝重,再借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物传达出来,意境深沉悲凉而不哀怨。诗人在史与诗、哲学和美学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因此这首诗也就成为他最喜欢的诗之一。
  杜望祥,湖北仙桃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