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阅读如何实现向写作的转化
作者:田中楼
那么,阅读如何向写作方面科学地转化,笔者认为依序有如下几个阶段。
一、养成语感
语感是写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语感是一种社会属性。人的语感最初主要是通过表情、声音来把握,其后才进入到对语言的综合的把握,尤其更加侧重于对语言的情意的更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一个人语感发展决定其语言表达水平以及写作情绪、思想、灵感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其写作成果和写作质量。因此养成语感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语感的发展途径主要是听和读,而其中读更为重要。因为读不受时空的限制且不会稍纵即逝,更益于反思、感受和学习。从读对写的功用价值上看,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加语感的丰富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一种文体有一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就是一种语感,因而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就是一次语感的历练。通过阅读就可以使语感更为丰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灵活运用的语言表达基础。二是增强认知力。认知水平是影响作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的认知力有深有浅,这也体现在具体的作品或书籍中。读一些思想深邃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的作品或书籍,无疑可以极大地提高认知水平。三是积累写作的情绪并进而获得灵感。写作是需要情绪和灵感的。而情绪和灵感单靠现实的外界信息的提动和刺激是非常有限的。而作品或书籍中却无限丰富,阅读作品或书籍就可以使情绪不断地得到加强或丰富,而灵感因此也就会不断迸发和产生。
二、充分领会文章的基本要素
任何作品都有一些要素构成。它们皆有主题、题材、结构、构思、语言、表现方法等。不同的作品在这些方面各有特色。阅读必须充分理解这些要素,认识到它们被立、被用的真切的原因,才能渐渐养成基本的写作意识,在写作的时候,主动考虑这些要素或者写作后仔细审视这些要素的运用。然而在实际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仅靠兴趣来支撑,他们的注意点仅仅停留在对作品内容、思想甚至仅是几段美文、几句美言、几句哲理警句上。这种阅读仅仅是吸收式的阅读,是浅层次的阅读,休闲式的阅读,大众化的阅读。这种阅读最多不过是为以后写作积累些资料而已。这种阅读没有将阅读与写作勾联起来,自然很难实现向写作上的转化。这种阅读所需要的仅仅是最基础的知识,而这种阅读于学生学习的目标显然是不相符的。因为学生的学习的目标是形成较高的不同于一般俗众的写作能力,以利于将来的工作、生活。因此,学生的这种阅读习惯或者说阅读方法应当加以纠正。那么如何加以纠正?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充分起到指导作用,要给学生讲明作品的基本要素,并提醒他们阅读时自觉地留心具体作品在这些要素方面的特色,进而积累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安排结构、如何选用表达手法或表现手法等等写作经验,在不断的体会中渐渐形成写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写作由率性而为进入自觉的理性创作过程。
三、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
写作需要创造,但创造要符合写作的规律,这个规律当中,最基本的应当是文体规律。现在的学生知识广博,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富有创造意识,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作文不讲文体,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出的作品内容混杂,不伦不类,即使有创造意识,但笔者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创造,是胡搞的创造,此在小学阶段还可理解和接受,如果在较高阶段就不应当了。写作天生就是创造性的,但写作必须符合最基本的写作规律。综观历史,真正的写作的创造者,往往是那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文体规律写作的人。没有对写作最基本规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而刻意追求创造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失败之作。一个学习写作的人应当首先学会在最基本的写作规律约束下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在不断练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渐走向科学的创作的境界。阅读是认识和掌握写作规律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作品时应当依照所学的文体知识来阅读,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更加有效地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结构、构思等特点,同时可以充分领悟写作“有法”和“无法”的真谛。所谓“有法”,即写作总是符合一般的文体规律。所谓“无法”,即不同的作者在最基本的文体规律约束下各呈特色的写作自由。如构思的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开头的不同,等等。把握了文体规律,写作才能走上真正的成功的道路。
四、学会分析
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许多学生总感觉“写不出”,“写不好”。这些问题长久困绕,会使他们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难得到解决。只要给他们讲明白写作是一个分析表达的过程就行了。写作首先要明确写作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确定写作文体。文体明确了,写作思路也就明确了,整个作品的框架就立起来了,写作就成竹在胸了。此为写作表达前的分析。之后,写作进入表达阶段。表达阶段最能体现写作者的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素养:一是围绕主题表达的素养;二是选材用材的素养;三是语言素养。围绕主题表达,是对题材的处理能力。这需要精深的思考和分析。对题材中于主题重要的要多写,不重要的不说或少说。即使是一件事,叙写时不能按本来的样子,而应当是经过头脑加工的样子,即根据实际需要加以次序的调换、内容的省略等。选材用材,是对题材的选取,这与作者的知识、经历有重要关联。此是作品体现个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语言是作品实际的文字形式。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是语言的表达的要求。能不能做到,这全在作者平时的学习锻炼,但最基本的应当做到准确。准确很重要,其它几方面都是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同时应当注意语言表达在注意坚持个性的同时,也要符合文体特点。优秀的写作者,他的优秀最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善于分析表达上,特别体现在语言流程上。因此,阅读作品的时候,要自觉地、细致地探究作者表达的过程,要向他们学习分析的技巧和表达的技巧。只有这样,阅读对写作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田中楼,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校区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