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刘思群
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如《声声慢》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音、色彩都很讲究,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过着孤独无依的生活,当“满地黄花”的时节,“梧桐细雨”的天气,越发感到百无聊赖,心理空荡荡的,很想寻找一点什么寄托。第一句:“寻寻觅觅”,就是表现这种栖栖追追欲有所有的心情,但是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引起她的兴致,寻寻觅觅,依旧是空虚、空虚,她加倍地感到冷清,叠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这种索寞凄凉的心情。这位女诗人是很敏感的,很内向的。她体味着自己的苦况,进而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悲哀,这悲哀用“凄凄”言之不足,再生之以“惨惨”,“惨惨”仍不足,乃继之以“戚戚”。这三句诗连用七个叠音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那迟缓的沉重的足音,七个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把它们重叠起来,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强它们的艺术效果,浓郁、强烈、扣人心弦,反复讲析,同学们获得对语言美的体验,感受到审美教育的无穷魅力。
审美教育,就是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为指导,把美学原理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教者乐教,学者乐学,并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追求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世界”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从教学的观点看,课堂教学中应当创造一种审美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章中所描写的事物,从何着手呢?除对语言美诵读美的领悟外,还应从意境优美、深邃和角度去感知作品作者的审美观。
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学生们可能有这样一个过程:最初,所获得的无非是一些点滴的感受,例如小屋在山脊上孤单,而又是那么清幽;小屋的早晨是美的,而傍晚更美——这时,他们不过是小屋的鉴赏者。循此继进,他们会感到这小屋远离尘嚣,别有风情,并开始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的生活情状,对“含蓄而有风度”,“姿态翩然”、“浪漫的文学性”、“快乐的起点”等语也有了初步的体会;至于为什么称小屋为“空中楼阁”,可能想得不深,无非只是在高处罢了——这表明他们已开始进入了文章中的境界,最后,他们会猜想作者喜欢小屋的原因,逐渐领悟作者对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并用作者的审美眼光重新“观察”小屋四周的影响,如再往深处想,还能突出作者上述的向往,是在现代文明将人与自然隔绝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复归自然的愿望。至此,才算真正进入了文章中的境界。这过程概括地说,是审美的准备——审美的开始——审美的初步完成。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多么巨大。
最后,再谈谈“音乐之美”,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讲究对偶的同时,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就一联而言,上联的下半部分如以平声字结尾,则下联的上半部分他的尾语也必用平声。如“物华天宝,龙王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上联的“墟”字平声,下联的“灵”字也必为平声,反之亦然。再就一句本身而言,不论四六句或七字句均如同律诗一样,在双音节处要交替使用仄声声字,也使句中平仄相间,铿锵起伏,错落有致。一联中的两句,也如同诗句一样地讲求平仄相对,使全文抑扬顿挫,回环循复,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总之,语文教材中无处不美,审美教育在教学中无处不在。
刘思群,安徽省太和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