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保持适度焦虑

作者:冯夙彦




  “焦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学中是指学生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一种忧虑的心理倾向。按其程度可分为高度焦虑、低度焦虑和适度焦虑。心理学家认为,一定程度的焦虑对于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适中的焦虑水平能促进习得。这都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是在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无视学生的学习心态,或以频频提问施加压力,或以笑料充斥课堂,造成学生焦虑过强或过弱,不能有效学习。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三方面引导学生保持适度焦虑。
  
  一、问题设置
  
  1、问题的层级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总体的设计应该是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的难度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但必须是经过脑力劳动才能解答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所以,一方面在课堂上设计一个由易到难的问题结构,能使学生在获得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经验之后,降低焦虑程度,探究有更高难度的问题。例如有教师在《阿Q正传》中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就有明显的层级性:阿Q和小D有哪些不同?他们为什么打架?作者写革命党人和假洋鬼子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种写法的效果或者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为语文能力相对较弱的或者较强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问题,既有利于前者焦虑的降低,也有利于后者焦虑的增加,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的心理焦虑状态。
  2、问题的开放性
  在倡导开放、有序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考虑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和智力水平为目标,变封闭性、单一性的问题为开放性、多样性,降低以往学生为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而形成的高度焦虑,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形成个性解读。如在《祝福》一课中,请学生试着换个题目要比询问“‘祝福’这个题目好在哪里”更能打开他们的思维,理解作者的用意。但是教师又要注意给学生适当增加压力,防止出现学生因言论自由,形成低度焦虑而随心所欲地解读。教师在课堂上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开放中进行有序的指导,调节学生的心理。
  
  二、提问设计
  
  1、提问的适时性
  首先,教师提问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学生对低层次问题完全把握的前提下,才能提出高层次的问题。学生还未理解上一层的问题,教师就急于实现下一个教学目标,势必会导致学生心理恐慌,面对纷繁的知识而手忙脚乱。教师应审时度势,给予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引导他们调整心态,等待时机成熟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其次,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有人作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的1—3秒内点名,学生会产生高度焦虑,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而我们很多教师却总是在问答阶段,节省学生的思考时间来补充自己的讲授时间。所以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为本位,为其提供充分的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2、提问的情境性
  教师的提问需要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即教师需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造成一种心理紧张,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如《隆中对》中有一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其中的“之”需要学生解释。但是学生发现这里的“之”并不是以前学的代词,也不是结构助词“的”,这就引起了探究意识,立即去翻查字典,才获得“之”的新解释。
  3、提问语言的鼓励性
  在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害怕答错而丢脸;一些低等水平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回答出来而放弃思考。这也是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的表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心。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通过鼓励性的言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多用“你认为……怎么样?”、“谈一下你个人的看法”、“不用担心答错,言之成理就可以”等提问方式,调整他们的焦虑程度,
  
  三、教师的反馈与调控
  
  1、教师反馈的灵活性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其清楚地认知自我。但是教师须根据不同的学生作出相应的反馈,这就是说要灵活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针对他们的高焦虑,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肯定,不论质量高下,都应取其优长加以激励表扬。而对于语文较强的学生,应防止他们因成功的答问而自满,形成低焦虑,所以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更具挑战性和延伸性的追问、反击式诘问刺激其更努力应答,不断激起其探究、思考的欲望。
  2、教师调控的敏锐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设法捕捉到他们的心灵动向。长达40—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敏锐地注意学生的状态,适时调节教学进度,使其劳逸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是多样的,在问答、讨论中,也需要适当选用讲解式,缓解学生思考、探究的压力。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影音、图片以及发掘自身的教学资源,如幽默元素,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舒缓其大脑的紧张运作,调整心态。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冯夙彦,华东师范大学06级课程与教学系学科教育专业语文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