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绿》中人称变换的必然性和巧妙性
作者:张兆华
为什么《绿》中变换人称会产生如此艺术效果呢?因为,它不仅具有人称变换的必然性,还具有人称变换的巧妙性。
一、必然性
(1)抒发感情强烈。
《绿》中,作者细腻地描写梅雨瀑,是为了表达对梅雨瀑的无比喜爱之意;作者又刻意地描绘梅雨潭的绿,是为了抒发对绿的热烈赞美之情。《绿》不仅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且是一篇抒情的散文,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写景散文。它的极强的抒情性,为人称变换奠定了基础。
《绿》中,作者写景的线索是:梅雨潭——梅雨亭——梅雨瀑——绿。作者抒发内心的喜爱之情,也是始自梅雨潭,继之梅雨亭、梅雨瀑,终于梅雨潭的绿。在这个抒情过程中,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犹如流水一般,由小到大,由缓到急,最后到不可遏止之时,人称突然由“她”变为“你”,直接面对“绿”倾诉了。此真可谓别出心裁。
(2)感情抒发出现高潮。
《绿》中,作者先赞美梅雨潭、梅雨亭、梅雨瀑,为赞美绿进行情感渲染。然后,一连运用五个比喻从绿的形态、光亮、质地、颜色等方面浓笔描绘,极力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仅此不足以表达胸臆,又把梅雨潭的绿与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进行对比,惊诧梅雨潭的绿是不浓不淡、不明不暗,把对绿的喜爱之情推到高潮。至此,作者并不罢手,而是另辟蹊径,突然改变了人称:“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接下来,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一连使用了九个“你”字,极尽赞颂之辞,把内心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时,作者抒发感情也达到了顶峰。
二、巧妙性
(1)人称变换之前,作好感情铺垫。
《绿》的第二段中,作者先写梅雨潭,表达对梅雨潭的喜爱。接着写梅雨亭,表达对梅雨亭的喜爱。再写梅雨瀑,表达对梅雨瀑的喜爱。这三重“喜爱”,层层推进,为表达对绿的喜爱作好铺垫。这可以称作第一层铺垫。第三段中,作者先对绿进行正面描绘,极力赞美绿“着实可爱”。再从侧面进行对比描写,进一步抒发对绿的喜爱。这可以称作第二层铺垫。有了以上两层坚实的抒情基础,作者紧接着水到渠成地改变了人称。
(2)人称变换之前,把“绿”拟人化。
《绿》中,朱自清先把梅雨潭“随风飘散”的水花比拟为一个淘气的娃娃:“——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接着,又把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比拟为一个美丽姑娘,她“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接下来在五个“她”字的连用后,自然地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在人称变换之前把“绿”拟人化,就赋予了“绿”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随后,改变人称为“你”,面对面地展开交流,自然贴切,毫无牵强之感。
(3)人称变换之前,直接呼唤“绿”。
《绿》中,在由“她”变为“你”之前,有两处直呼。第一处:直呼“绿”的代称“可爱的”,然后人称变换:“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第二处:直呼“那醉人的绿呀”,紧接着改变人称:“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舍不得你;我怎能舍得你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在人称变换之前的直接呼唤,是设了一个“引子”。它引出了人称的改变。同时,也是发一个“信号”。它提醒读者注意将要改变人称了。这样,既避免了人称混乱,意思不清:又使文章锦上添花,收到了更理想的艺术效果。此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张兆华,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