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弗洛伊德与荣格文艺观之比较

作者:张永新




  在荣格那里,艺术的本质和起源则可归为一个问题——原型。荣格认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仿佛是由人类祖先预先埋藏在艺术家心中的一粒“种子”。这颗种子既包含了本质,也隐含着起源。艺术家的个人生活,不过是种子赖以滋生的土壤;甚至时代的风雨,也不过是它赖以成长的气候条件。艺术创作就是被激活了的种子,至于什么条件才能激活种子,将是研究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荣格看来,艺术只有起源于原型,艺术本质才能超越艺术家个人生活的局限,才能是永恒的、常青的,才能作为人类共同命运的象征和代表。
  对艺术本质和艺术起源的探讨,弗洛伊德和荣格分别依据自己的理论假说,走向两条截然相反的探索之路。弗洛伊德从本能欲望出发,回到了个人的童年,纯粹探讨个人的因素,并认为只有个人的因素;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原型出发,回到了人类的童年,纯粹探讨了原型问题,发现了人类的许多原型,并认为有多少典型环境就有多少原型。两位伟大人物是那样的自信和执着,又是那样的幼稚和荒唐,不仅合理之说震撼世人的心灵,荒谬之处也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我们在合理和谬误中继续探索吧,也许能在他们的理论学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找到互补之处。
  
  五、艺术的目的和功用
  
  明确了艺术的本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艺术的目的和功用。弗洛伊德认为文艺作品是游戏的替代物,能使被压抑的欲望宣泄出来,这其中就隐含了艺术的目的和功用。荣格由于过分强调了艺术的永恒和超越,并且认为超越是以牺牲艺术家的幸福为代价的,因而对艺术的目的和功用的理解是模糊的或者说是自相矛盾的。
  弗洛伊德为了能够深刻地说明艺术的目的,借用了“思想的全能”这一术语。简言之,“思想的全能”是一种原始的意象,用来防止性的欲望的魔法。弗洛伊德考察了“思想的全能”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情况变化,将人类观念分为“精灵说时期”、“宗教时期”和“科学时期”。人类在不同时期经历了相信自己、相信上帝和怀疑一切的变化。在前两个时期,“思想的全能”广泛存在,人们可以依据意象安排自己;而到了科学时期,“思想的全能”在现实生活中荡然无存,仅残留在艺术中。这时,人感到自身的渺小,要根据现实来调整自己并把欲望转移到外界。作为这种考察的结果,弗洛伊德谈到了艺术的目的:“艺术的产生并不是纯粹为了艺术。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被压抑了的冲动”。与此相联系,艺术的主要功用在于,它是一种本能欲望的宣泄,是一种内心情感紧张状态的解脱。
  荣格对艺术的目的和功用虽然没有明确的阐述,但也从一些著述中表露出来。荣格在强调艺术家要远离生活的同时,又指出: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才导致了艺术家远离尘嚣,返回集体无意识,并在那儿找到了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正是整个社会所缺乏的,它迎合了整个时代的无意识需要,起到了纠正时代弊端,疏导并恢复社会心理平衡,有机地补偿和调节了人类生活的作用。荣格始终抱住集体无意识不放,企图用它来解释一切问题,使得自身与自身发生了冲突。既然是现实生活造成了艺术家的不满和内向,也就不能片面地说是来自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冲动破坏和践踏了艺术家个人的生活和幸福,而应起到与此相反的作用。
  尽管弗洛伊德和荣格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两位大师应该互相靠近。因为,艺术在弗洛伊德那里既宣泄了个人的欲望,也满足了欣赏者的欲望,起到了调节作用;在荣格那里,也并没有真的践踏艺术家的个人幸福,而是补偿和调节了人类的生活。
  
  六、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上个世纪文学及批评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几乎渗透到文艺的各个领域,波及到所有的作家和读者。因此,宏观上较难把握,具体问题也不容易说透彻。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理论学说不同,且各有侧重,其影响也各有千秋。
  毋庸置疑,弗洛伊德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远远超过荣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直接导致了“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意识流文学的发展。同时,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也体现在文学批评上,但对批评的影响远没有对创作那样广泛而深刻,而他的学生荣格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超过了他。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出发,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艺术领域的运用给予了激烈地批评。荣格在1922年的一次重要讲演《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中指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决定论把艺术现象当成精神病例,其研究方向不外乎追溯艺术家的童年心理和艺术家同父母的私人关系。与此相反,荣格要求在超个人的集体心理中去探索艺术活动的主体根源,发现伟大艺术的魅力所在。在1912年的《变形的象征》中,荣格探讨了美国诗人郎费罗依据印第安传说而创作的史诗《海华沙之歌》,以为那是一些基本的神话原型的诗体表现。
  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较之弗洛伊德用单一的俄底蒲斯情结去阐释文学要丰富深刻得多,因而倍受一些批评家的青睐,发展成为上个世纪西方一大批评流派神话——原型批评派。其代表批评家有:英国的鲍特金、美国的威尔赖特和费德莱尔、加拿大的弗莱等。鲍特金是原型批评理论和实践的早期代表人物,她将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心理学理论直接用到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剖之中,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她的《诗歌中的原型模式》成为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原型批评派的开山之作。弗莱是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从其代表作《批评的解剖》可透视弗莱理论的基本内容:原型批评不同于文献式批评和历史批评,它主要考虑的既不是单个作品的意义,也不是作品与特定历史环境的直接关系,而是整个文学系统中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原型批评能够通过对大量具体作品的分析解剖而从宏观上把握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某些共同东西,显示了比精神分析批评的优越性,因而受到许多批评家的重视。那么,为什么没有作家运用原型理论指导创作呢?大概因为原型理论过于神秘化,过分强调离开现实,令人难以从抽象原型回到一般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9版
  2、冯川编.《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版
  张永新,男,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高级讲师,现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艺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