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试论索尔·贝娄小说的主题

作者:李晓君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当代作家。出生于犹太移民家庭,童年在加拿大度过,1924年迁往芝加哥并长久居留于此。他一生除了短期担任政府部门工作和在国家海运局服役外,基本上一直在大学教书。
  贝娄属于那种学识渊博,喜欢对社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知识分子型作家,他的小说多以美国的大城市为背景,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通过人物的思想、语言反映他对社会的观点。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索尔·贝娄“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贝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为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感到迷惑或失望的犹太知识分子。这些人都继承了古老的犹太文化的精髓,受过欧洲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的是现代美国的教育,生活在纷乱喧嚣的现代都市中。他们大多有着一套高尚的理想,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维护人的尊严,追求某种高于现实的生活。可是在当代社会中,人道主义理想已被现实生活击得粉碎,他们的“高尚理想”已经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们痛恨这个世界的“荒诞、冷漠”和这种生存环境的“重压、无奈”,他们的精神支柱受到了破坏,心理状态失去了平衡,于是他们一面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里漫游,一面不断试图寻到一个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
  
  一、对人的自我本质的拷问
  
  贝娄是一位饱含人文关怀的作家,十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不断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一战后蔓延在西方社会,尤其是西方知识分子和作家中间的幻灭感还在延续;价值观断裂,理想破灭,道德沉沦,精神空虚,对西方文明的怀疑而酿成的悲观失望情绪还相当严重。在贝娄的早期作品里,如《两个早晨的独白》(1941) 、《墨西哥人》(1942)、《晃来晃去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7),都可以见到"荒原观念"的明显影响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阴暗色调。到了50年代,他一反往日的创作路子,写出一部新颖的不同凡响的长篇《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塑造了一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决心追求个人自由和保持自我的主人公马奇,他宁愿像个流浪汉到大城市冒险,干各种苦工,甚至参与犯罪活动,也不愿受社会环境的限制和人事的束缚。另一部小说《只争朝夕》(1956)也塑造了一个类似的主人公,推销员汤米失业后也流浪街头。
  《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是他的成名作。主人公马奇是来自贫民窟的犹太少年,自小起周围的各色人等都想支配他的命运,而马奇则持有一种强烈反抗态度。因为贫困,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但只要发现有被控制的危险,他便立即抽身走开。他虽然没有失去“自由”,但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曾想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办一所孤儿院,把爱播向人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结束时,他成了倒卖战争剩余物资的掮客。马奇的“历险”无疑是一个寻找自我本质的过程,他希望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由分工而来的人生限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最终依然不能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成了随大流的一员。
  《雨王汉德森》(1959),这部小说讲述一个美国人因为讨厌现代文明,独自跑到了非洲,在那里当上了“雨王”的古怪经历,反思了美国物质社会的精神错乱与错位问题。
  《雨王汉德森》之后的其他两部重要长篇《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69)和《院长的十二月》(1982),主题上也有一致性:追求精神的新生,渴望心灵与自然相通,向往超现实的存在和灵魂的永生。在艺术表现上,则采取嘲讽式的喜剧手法,他笔下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主人公是与现代荒诞社会相协调的戏拟英雄(mock-hero)或反英雄(anti-hero)。贝娄呼吁人们解放思想,把思想从传统习俗和日常观念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每个人都需要具有一种没有偏见、成见的想象。贝娄以其经典作品表明了一种实在的希望:“人类将以想象所赋予的力量来拯救自己和自身所处的世界,从而恢复西方世界过去的巨大进取力。”
  
  二、表现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危机
  
  《赫索格》(1963)深刻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信仰的失落和对前途的迷惘。
  赫索格是个学识渊博的大学历史教授,专长思想史,他一向尊崇理性,关心人道和文明,故事发生时四十七岁,时代背景是六十年代。他两次结婚,两次离婚,有一儿一女。故事就从他第二次离婚后开始写起。他的第二个妻子马德琳和他最信赖的朋友格斯贝奇私通,把他撵出了家门。他不但被迫离了婚,还失去了心爱的女儿,这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行为古怪,整天紧张思考,忙于写信,甚至讲课时也会突然停下来做笔记,写提要,他对写信已经入了迷。亲戚朋友、报社杂志、知名人士、认识的、不认识的、活着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都是他写信的对象,但他写了并不寄出。与此同时,他通过联想和回忆,叙述了家庭、父母、兄姐、妻儿、情妇、朋友的情况以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遭遇。
  《赫索格》的内容主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道主义的危机,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境况下的苦闷与迷惘。人道主义是赫索格一类知识分子赖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马德琳和格斯贝奇的忘情负义,使赫索格最终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人道主义理想已经被现实生活击得粉碎。现实生活处处显得与他格格不入,他的那套“高尚的理想”、他的“好心肠”到处碰壁。人类所有高贵的道德情操,往往会被人怀疑为一种欺骗手段。"因此,他的精神支柱遭到了破坏,心理状态失去了平衡。在那风雨飘摇的世界里,他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成了个悬空吊着的“晃来晃去的人”。他的思想发生了混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赫索格的精神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时代病,正如贝娄曾经说过的那样:“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
  《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从一个老年犹太移民的视野,反映了美国60年代的社会动乱,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遭受巨大摧残的历史,指出了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和物质享受至上思潮的泛滥是西方社会面临崩溃的根本原因。
  
  三、揭示知识分子的心理危机,精神危机
  
  索尔·贝娄的小说主人公大都是美国上层知识分子,大都是学者、教授、植物学家、作家等等,他们都是美国社会的精英人物,他们的精神危机可以代表美国的精神危机。
  《洪堡的礼物》(1975)讲述两代作家的故事。诗人洪堡是一个企图改变美国物质主义至上的人,但是却凄惨地死于物质的贫困;而他的朋友、忘年交西特林后来因为写作获得了巨大的名声,金钱、美女、社会地位什么都不缺,精神状态和婚姻却都出现了危机。主人公兼故事叙述人西特林是生活在一个荒诞的社会里的一个典型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喜剧人物。在这个社会里,堂堂的大诗人穷困潦倒,悲惨地死去;严肃高尚的诗歌被人淡忘,不经意的游戏之作可以轰动世界,闻名世界的作家在情场上竟然成了丧事承办人的手下败将;黑社会的瘪三可以娶博士生做老婆;只要有了钱,科学技术可以把人的心脏像马达一样关上修理……所以西特林把这种外部世界总看做偶然的、没有确定性的、无意义的、荒诞的、与个人敌对的、疏远的世界,把人、社会、外部世界、科学技术等个人以外的一切都看成压抑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不信任或者敌视的态度。因此他力图摒弃现实世界,穷究不死的灵魂。他对自己也采取一种自嘲的态度。在他异化了的心目中,世界上的人几乎都是小丑,个个都是金钱手中的玩物。所以他也就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一切,对打击侮辱能够想得开,当然也能受得住。相反,诗人洪堡则太认真,太执著,在一个崇尚物质的国家里,却一心要当一位诗人,结果连他自己也觉得“像个孩子,像个小丑,像个傻瓜”。
  《洪堡的礼物》通过两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洪堡和西特林的盛衰史,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的畸形物质生活如何毁坏伦理传统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作品体现了贝娄创作的一贯主题:人如何在纷乱变动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小说的主人公本诺是一个植物学家,他对植物有着神奇的沟通能力,甚至可以与之交流,可以透视植物,对植物的一切了如指掌。但是这个人在婚姻生活中却一败涂地,几次婚姻都因为无法看清楚女人的真实面目而宣告失败,和他可以看透植物的一切、可以和植物完美交流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小说揭示了在繁盛的物质之下,知识分子的孤独与绝望,异化与挣扎,彷徨与沉沦,和他们心灵深处的群魔。
  
  四、结语
  
  在美国的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丰裕社会”中,由于物质主义和实利主义的进一步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只知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根本不去关心生命的目的和存在意义,人越来越失去人的尊严和价值,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冷漠无情。灵魂被摧残,精神被瓦解,从而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和精神危机。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不可抗拒地感到疑惑、痛苦和绝望,市场经济社会的出现使知识分子在社会层面走向了边缘化,自我失落的悲哀,个体选择的艰难,寻找自己位置与归属的困惑,人格冲突与分裂的痛苦等等情愫困扰着知识分子,他们面对社会的转型分别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着现实:或者选择逃避,拒绝直面社会现实;或者选择放弃,丢掉传统的人文精神,转向逢迎功利的社会;或者坚守传统知识分子的操守,拒绝做出改变,以传统来与现实对抗。这三种态度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从贝娄笔下展现的美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可以观照到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一些共同的精神状况。
  
  参考书目:
  [1]戚咏梅,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外国文学研究,2004.03期。
  [2]朱路平,精神的漂泊与回归--论索尔·贝娄作品中的"流浪"主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05期。
  [3]黄桂云,小析索尔·贝娄及其作品[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期。
  李晓君,男,河北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