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信息18则

作者:闻 雪等




  新闻联播
  
  ●张炜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杰出成就奖
  中国作家张炜日前获得美国总统亚太裔顾问委员会颁出的杰出成就奖,这是亚洲作家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授奖词写道:“鉴于您在现代小说、诗歌、批评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您的超过600万字的风格犀利的现代文学著作,为所有文化领域包括美洲地区的作家树立了杰出的典范,您的理想主义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渗透于您的全部作品,也沉淀于您细致敏感的写作之中。尽管您的写作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但我们仍然认定它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及意义。”美国总统亚太裔顾问委员会是白宫总统顾问委员会中重要的亚太裔代表机构,成员由美国总统任命。张炜是目前该委员会所授奖的唯一亚洲作家。而另据消息,张炜的代表作《古船》即将收入美国哈泼·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三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集中,其他两部分别为沈从文的《边城》和老舍的《骆驼祥子》。(闻雪摘编)
  
  ●打工妹郑小琼获人民文学奖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杭州利群阳光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创办的利群人民文学奖5月21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该奖设大奖和新浪潮奖两类,毕飞宇、周晓枫和诗人娜夜分别摘得小说大奖、散文大奖和诗歌大奖;新浪潮奖由六位新锐青年作家和诗人获得。获得新浪潮散文奖的郑小琼是一位80后,她的散文《铁·塑料厂》被评委们认为“正面进入打工和生活现场,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敏锐的打工者置身现代工业操作车间中的感悟”。郑小琼坦言,自己在外打工已经六七年了,以往的稿件只是在一些小报小刊发表,能在《人民文学》这样的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还是第一次。评委李敬泽表示,通过这次评奖,评委会普遍认为当下写作存在某些严重的病相,比较就会发现题材和经验上的重复较为严重,技法和思想等方面比较趋同。他对于郑小琼的作品给予了肯定,“现在一提到80后写作,似乎就是那几位作者,就是经验写作模式。经验写作没错,但这些作者容易进入传染性的集体幻想和经验暗示中,似乎只有那样写,才是80后的生活,才是市场需要的内容,文本之间的相互模仿和近亲繁殖的倾向愈演愈烈。”(王玲摘编)
  
  ●苏州卖茶翁续写《水浒》
  以文献资料上介绍不多的方腊起义为主线,仍保留《水浒》原著中的各种人物性格的精髓,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卖茶翁,按照自己的理解,耗费3年多时间,写就了一部35万字的《水浒》姐妹篇——《南洞北泊》。年近六旬的作者——苏州老人周理光说,《南洞北泊》的上半部日前已完稿,下半部的整体框架也已经搭建完毕,很快便会完成。周理光指出,《水浒》中对方腊的介绍和描写并不多,也没有学者对此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南洞北泊》的主要人物就是方腊。据了解,《南洞北泊》中有40余首诗、51个章回,是周理光在3年时间内一边卖茶一边创作出来的。2002年萌生了创作《水浒传》姐妹篇的念头,2005年正式动笔,有时要写到深夜一两点钟,总共消耗学生用练习本近200本,后又学起了电脑的基本操作,用手写板输入电脑,以便修改与编辑。据悉,目前该书已通过浙江一家知名出版社的编审,即将出版发行。周理光介绍说,在他的原稿里曾撰写了不少文言文,但后来出版社认为可能难以吻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因此将自己30万字的创作又改写到35万字。周理光表示,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等自己下半部创作完成后,有专家愿意帮助他完善自己的著作,帮他指出自己的不足。(秦蕾摘编)
  
  ●《论语》在巴基斯坦出乌尔都文版
  巴基斯坦文学院6月7日在伊斯兰堡为出版全球首部乌尔都文版《论语》举行了首发式,同时发布了乌尔都文版《中国文学作品选编》和《中国诗歌选编》。巴文学院主席阿里夫在首发式上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大师和思想家,孔子的学说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巴基斯坦人民借鉴。阿里夫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访巴之前,巴文学院学者萌生了把英文版《论语》翻译成乌尔都文的想法。他们克服时间仓促和资料匮乏等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工作。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在首发式上说,巴文学院出版乌尔都文版《论语》是中巴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对中巴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他期待中巴两国文学家能够出版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中巴友谊更加深入人心。(黄碧斋摘编)
  
  作家作品
  
  ●张恨水《梦幻天堂》搬上荧屏
  继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几部作品《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先后被搬上荧屏,并创下不俗的收视纪录之后,素有“通俗文学第一人”之称的作家张恨水,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说《现代青年》,近日又被北京天寰新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香港向日葵影业有限公司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梦幻天堂》搬上荧屏,据称,这是张恨水的文学作品第六次“触电”。已经执导过《金粉世家》、《红粉世家》两部张恨水作品的导演李大为表示,这部剧在创作风格上既突破了以往“年代戏”,特别是民国题材电视剧的拍摄“套路”,同时给这部剧赋予了时尚和时代色彩,所有造型元素将全部瞄准当今时尚潮流。不但要牢牢抓住中老年观众的怀旧心态,还要使“80后”这样的年轻观众在剧中迅速捕捉到自己的影子。(林雪摘编)
  
  ●柏杨《旷野》将在大陆首次出版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今年下半年该社将推出柏杨几部作品,其中有首次在大陆出版的长篇小说《旷野》,该小说去年就已被浙江的一家影视公司买断了电视剧、电影、话剧版权。柏杨的夫人张香华女士介绍说,目前她已以50万元人民币将柏杨长篇小说《旷野》的电视剧、电影、话剧十年版权卖了出去,这也是柏杨作品第一次以影视的角度进入中国内地。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柏杨小说精选集》1-5卷,其中《旷野》将首次在大陆公开出版。(秦晓燕摘编)
  
  ●陈染散文集《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出版
  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了著名女作家陈染的新书《谁掠夺了我们的脸》。该书是陈染沉默几年来最新的一本散文集。与以往不同的是,该书虽依然充满个性,但却处处渗透出作者从容淡定成熟的生活态度。《谁掠夺了我们的脸》的文字一如陈染以往的风格,精致细腻,独特悠长。从青春的激烈到如今的沉静,从往昔的叛逆到现在的洗练,每个人都可以在作家真诚的娓娓道来中体味生活本初的意义。除此以外,在相当篇章的字里行间,陈染冷僻的幽默智慧处处闪耀着光芒。《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共分11个话题,包括她对时间、动物、读书、写作等问题的思考,以及欧洲游记。陈染表示,该书是《僻居笔记》系列的第一本,她会一直写下去。她表示会继续写小说,但近期并没有长篇计划。陈染说:“我现在更喜欢散文这种接近生命本质的真性情的东西。而小说有时候往往会玩弄一些装模作样的花架子,叙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滥故事。我已不需要那些。”(洪鸣摘编)
  
  ●残雪推出新作《残雪文学观》
  先锋作家残雪新作《残雪文学观》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展示了残雪近年来对文坛的观察和思考。在书中,她直指“作家灵魂深处的懒惰与自卑”,将当代作家不约而同地向传统致敬的行为,称作是他们掩饰退化的借口。残雪说,对本国文学我是持批判态度的,批判才会有希望。“那些回归作家的创作都没有立足点,也没有自发的冲动,所谓回归传统只不过是掩饰退化的借口罢了”。她一一列举了文坛如王蒙、王安忆、格非、阿城等名家的创作情况,认为他们无一不在回归潮中“退步”了。残雪表示,中国作家最大的障碍,在于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承认人性的文学”。而人性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本质上是一种“有自我分析能力的,有精神层次的”。“因此,中国文学作为文学自身要站立起来,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张宝珍摘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