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梁山事业灭亡之慨叹

作者:徐雄飞




  梁山的事业可说是经历了王伦的初期营造,晁盖的中期发展壮大到宋江短暂的巅峰时代便倏然消亡了。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王伦原本只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可算作梁山基业的最初营建者。但他“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梁山的事业难有发展。恰在此时,来了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无疑对梁山的势力有所加强。但就是这个“不及第的秀才”担心林冲识破他们的手段(武艺低下),思量再三,给了林冲一个缴“投名状”的难题,幸而巧遇杨志,才算化解了这个难题。从这儿我们不难看出,缺兵少将的梁山本应招贤纳士,却因领导人王伦的鼠目寸光及小人作派堵塞了梁山基业夯实的路子,可悲可叹!
  在晁盖一伙因劫了梁中书的“生辰纲”而闹下大祸,难以藏身,被迫逃往梁山要求入伙时,王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惊恐——恐寨主之位难保!犹豫不决的他既想保全寨主之位,又想杀了晁盖,终究招来杀身之祸,被林冲给杀了!梁山开启了它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新时代!
  晁盖一伙在林冲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就轻而易举地篡得了梁山的基业,这主要归功于一个两显其谋的关键人物——吴用,“生辰纲”正是在他先前初显身手一番“缜密”安排下得手的。那为何后来又要投奔梁山来呢?这正是他的疏漏及无远见留下的后遗症,只能叫迫不得已而为之,暂上梁山避避风头再作打算了。
  《水浒传》从第十九回“晁盖梁山小夺泊”起到第六十回“晁天王曾头市中箭”止可算得上是晁盖的时代。这一阶段主要是广进义士人才,计有武松、朱仝、张青、孙二娘、施恩、李俊、宋江、花荣、戴宗、张顺、李逵、杨雄、石秀、徐宁、呼延灼等或民间或官家的好汉英雄上了梁山。梁山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力量明显得到发展壮大。此期贯穿了梁山好汉们最为精彩的军事活动之一——三打祝家庄。
  三打祝家庄后的梁山更加得以发展壮大,上梁山不久的宋江也有了功大压主的势头,在吴用的作用下宋江才得以顺利地当上了梁山的第三代领导人。
  随后梁山的事业经历了“智取大名府”、“活捉史文恭”到“英雄排座次”,继而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好不风光!各位看官都在想按此发展下去宋朝江山说不定真的要姓“宋”了。
  哪想得到,起于“替天行道”的宋江却嘎然而止忽地冒出了个“招安”的可怕念头!在这关乎梁山前途和希望的节骨眼儿上,最有资力,也最有可能把航向引正的吴用,却明而不言!
  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的吴用正把梁山的事业一步步引向灭亡!
  那么,吴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笔者何以认为是他把梁山的事业引向了灭亡的呢?
  从整个《水浒传》的结构上看,吴用等人劫“生辰纲”仅只是为了劫财改变一下窘困的生活状况,而没有撼动宋朝腐朽统治的举动和打算,这就注定了他们日后的悲剧命运。在晁盖做了一寨之主后由于晁的能力所限即眼光迷惘不知所向时,吴用也未能表现出高屋建瓴,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的大局观,倒是嗅到了宋江日后在梁山的霸主地位的气息而迎其所好,处心积虑地琢磨宋江的心思,以至宋江那个只顾个人名节不顾全局的“招安”陋策,若非吴用的先是默认进而公开表明赞同那绝对是难以施行的!
  招安后的梁山义军先是受到歧视和侮辱,屯军京城外,不得入城。继而被调北征辽寇,南征方腊,虽获全胜,但元气大伤,损失过半。当初“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一百单八将此时仅剩二十七人,何等悲壮凄惨!可以说吴用性格上的二重性和思想上的局限性,在梁山事业已呈现出巅峰之势时错误地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梁山的辉煌事业。
  掩卷《水浒传》,为梁山的痛失好局而慨叹,为梁山好汉的忠义盲从而悲叹,更为吴用这个把梁山的事业最终引向灭亡的无用军师而哀叹!
  徐雄飞,云南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