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例谈语文的备课艺术

作者:伍先康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的保证。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在备课过程中,有时为了搞清某一个问题,而不人云亦云,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经过艰苦的思索,才能获得一个答案。这样长年坚持,知识储备就会越来越深厚,教学质量就会逐步提高。这也正是“教学相长”的内蕴所在吧。
  下面将我在教《周处》一文的几则备课笔记写出来,就教于同仁。
  《世说新语·周处》一文,是一篇思想内容健康,浅显易懂的文章,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因其浅显易懂而掉以轻心,否则就会误导学生。
  
  1、周处的“处”字怎么读?
  
  “处”读chù、chǔ,是个多音字。周处中的“处”该怎么读?问过不少中学教师和在我院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学过这篇文章),他们要么说拿不准,要么大都读成“chù”。这里涉及到的是多音字在人名中如何读音的问题,在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如讲《出师表》介绍历史背景时要讲到“刘禅”这个人,讲三国历史也要提到他,这个“禅”字该如何读?如果我们知道古人是有名有字的,而古人的名与字是有相关性这一文化知识,这个问题就可以判定解决了。所谓“古人起名与字有相关性”是指古人用为“名”与“字”的两字之间,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相反,可以是相成。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尼丘”,小山名,在今曲阜东南,《史记。孔子世家》说:“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得孔子,故名丘,字仲尼”。“仲”表排行。“丘”与“尼”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孟子名轲,字子舆。“轲”接轴车也,是一种车;“子”是美称;“舆”车之总名。“轲”与“舆”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岳飞字鹏举,“举”飞也,“鹏举”就是“飞”的意思,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以上所举,都是相成关系。话题回到周处身上。周处,字子隐。“处”读第三声“chǔ”,有未出仕之义,如处士。古人称出外做官叫“出”,隐居不仕叫“处”。“处士”即“隐士”。“处”读第四声“chù”是处所的意思。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处chǔ”与“隐”有相关性,因此,周处的“处”字应该读为“chǔ”,而不应该读为“chù”。
  
  2、“竟杀蛟而出”的“竟”字如何解释?
  
  《周处》一文写到周处杀死老虎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竟”作为文言虚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副词,表示有点出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二介词,表示终结的时间,所组成的结构要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直到……的时候”。
  “竟杀蛟而出”通常讲成“竟然”。那么“竟然”的主语是什么?也就是说,谁发出了出于意料之外的判断?如果是乡亲们,那么整个句子就是;经过三天三夜,乡亲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贺,竟然杀死蛟龙出来了。乡亲们接着做出了什么反应,文章没有交代,接下来的“闻里人相庆”的主谓显然是周处;这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表达不完整,句子明显不通顺。如果主语是周处,句子是完整了,但意义理解上又出现了问题。周处对自己能杀蛟而出是出于意料之外吗?那他在杀虎之后,为什么还要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与蛟搏斗呢?难道愿意白白去送死?难道他有解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献身精神吗?显然是说不通的。也就是说周处是自信可以杀蛟而出的。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竟”讲成“竟然”是讲不通的。
  这个“竟”字应该做介词来讲。这种用法在汉魏时期是常见的。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就讲成:专爱以射箭比赛为娱乐活动,一直到死的时候都是这样。而不能理解为专爱以射箭比赛为娱乐活动,竟然死了。因为历史事实是李广是在卫青的陷害,逼迫下自杀的,与“以射为戏”不相干。《世说新语》中也还有类似的用法。如《雅量》门第二十条:“羊固拜临海,竟日皆美供,虽晚至,亦获盛馔。”《容止》门第二十三条:“庚(亮)风姿神貌,陶(侃)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徐震《世说新语校笺》)这里的“竟日”都是表示时间的,都不能讲成“竟然”。准此,“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应该译为:(周处)一直到杀死了蛟龙从水里出来,听到乡亲们在庆贺自己死了,才知道在人心和世情里被当作祸害。这样讲,不管是从语言的历史,还是从具体的语义、语境、语法都是畅通无碍的。
  
  3、“正”是“恰好”吗?
  
  《周处》一文中写道:“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正”教材通常注为“恰好”。(见于非先生主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恰好”是两种情况正好相合的意思。但在《周处》一文中,细玩文意,作“恰好”讲,文气不畅。试想,周处入吴寻二陆——陆机(平原)、陆云(清河),因为他们两兄弟都是名人,哥哥陆机的名气更大,这也兆示出他的学识更渊博,见解会更精当。周处入吴寻二陆,当然希望二位俱在,共同为他出谋划策。退而求其次,当然希望遇见哥哥陆机。再退而求其次,当然是只遇见弟弟陆云。最坏的是两个皆遇不上。以这种常情度之,遇见了陆云怎么能说是“恰好”呢?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亦做政、表只、仅仅”是它的常用义。《世说新语·政事》第十五条:“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诺之。”说的是丞相王导,只把文书封起,在上面画个圈或签个名了事。《世说新语·文学》第五十五条:“许(询)便问主人:‘有《庄子》?’正得《渔父》一篇”。是说只找到了《庄子》中的一篇《宋书·炳之传》:“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是说好牛好马都没有,只有好驴。“正见清河”是说本来想拜见两人,遗憾的是只见到了弟弟陆云。这样理解“正”字,才准确,文气才畅通。
  
  4、“况君前途尚可”的“尚可”怎么理解?
  
  周处见到陆云以后,诉说了自己想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决心,同时也诉说了自己的担心——“年已蹉跎,终无所成”。陆云勉励他说:“况君前途尚可。”“可”通常讲作“可以”。可以,口语中的形容词,表示好的意思,不过偏于不好一侧,前面常常加副词“还”。这个“还”字用在形容词前,主要表示程度勉强过得去。“尚”“还”的意思。“尚可”就是“还可以”。表示出来的意思是不够好。如:这个西瓜的味道还可以。这样讲就难以传达出那种给人以希望,勉励人向上的语气,就会使对方失去信心和勇气。这当然不是说话人的初衷。查《中华大字典》:“可,犹善也”。“善,好也,美好。”即在古代汉语里“可”有“好”的意思。陶渊明《命子诗》说:“既见其生,实欲其可。”这是陶渊明表达他对儿子的期望的诗句。“实欲其可”就是确实希望儿子好的意思。这是天下父母同有之心。一个作父亲的在儿子出生的初期,决不会仅仅希望看到儿子将来还可以、马马虎虎。“尚”通“上”。《尚书》,唐人孔颖达注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一书后面所附的《孟子词典》中说:“尚”使用十次,其中有八次同“上”。两次作副词,当“还”讲。如他对《孟子·万章》中的:“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一段是这样译注的:“尚”同“上”。“……便又向上追论古代的人物……这就是和上古之人交朋友。”《墨子》的《尚贤》篇,《淮南子·汜论》提到时是这样说的:“《兼爱》、《上贤》、《右鬼》、《非命》墨子所作。”又汉魏时期,有品评人物的风气,爱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受其影响,延及其他。因此“尚好”的“尚”是“上”的意思。“尚可”就是“上好”。陆云在这儿的意思也就是:何况你的前途是很好的。这才能准确传达出对方的勉励之意。
  
  5、周处向二陆请教过吗?
  
  根据有关资料,周处出生在吴大帝(孙权)赤乌元年(公元238年),陆机出生在吴景帝(孙休)永安五年(公元262年),周处二十五岁时陆机才出生,陆云还没有出生。吴灭亡之时(公元280年)陆机才十九岁,周处已经四十三岁,且已出仕多年,任过吴的东观左丞,无难督等职。据《周处》一文可知,周处入吴寻二陆是其青年时期的事,很难想象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会向一个几岁的儿童请教。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周处没有向二陆请教。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介绍背景时一定要讲清楚,而且要利用这一点来讲清《世说新语》的特点:它是在杂史记事散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志人小说,而非历史著作。它有记载名人轶事以为谈资的传奇性特征,它往往为了奇异性趣味性不惜夸饰、虚构、张冠李戴。正是这种特征,使它成为我国小说发展成为初具规模文学样式的标志,确立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在阅读《世说新语》时一定要把它当作小说看。
  伍先康,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