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
作者:叶华利
然而如何理解文学本身,学者们莫衷一是。不过,综合许多来自文学的作者、读者、学者的看法,有一点是可信的,它并不只是一种关乎文学知识的教育,而主要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体验。美国文化学者房龙的《人类的艺术》(The Arts Of Mankind)写在前面的话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人类即使在最了不起的时刻,比起自然界,也是弱小无助的。自然界与人类接触是通过万物,人类则以万物来表达自己。而这种表达,在我看来,就是艺术。房龙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印谱。文学是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言说的艺术。”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尽管文学是个广阔的领域,也要描写人以外的物,不只是要描写社会现象,也要描写自然景观,并不影响文学是认识人和反映人的这个基本性质。故文学教育就是教人类如何认识自己内心的教育。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如果生理机制是一个生命体成其为人的物质条件,那么人文素质则是决定这个生命体是人还是非人,或是人才还是非人才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
可见,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从文学教育的方式来看,“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故文学教育是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依托。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他的读者呢?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的感发力量,自然界、人事界的万事万物感发着作者,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感发读者。这种传递实质是精神活动的传递,实质是让读者学会如何去感悟世界、感悟人生、感悟生命。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他不是强迫你要怎样,而是启发你从心灵深处自悟应该怎样。文学教育恰恰就是以人文素质培养所需要的特殊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
其次,从文学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受教育者内在情感,对之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其情感智慧得到提升。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智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决定作用,其余的百分之八十来自其他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智慧。
从文学作品中受教育者可以具象地感知人类的各种情感。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而情感智慧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以及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
从诗经中的《黍离》、屈原的《哀郢》、杜甫的《哀江头》、陆游《金错刀行》、辛弃疾《水龙咏》,近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到当代秦牧的《社稷坛抒情》,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可以感受到贯穿于其中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对剥削者的鄙夷愤慨,对美好生活急切的渴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种崇高的为民祈福,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了对自己前途才能的自信和不懈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多么坚贞的爱情誓言,多么执着的爱情信念。又如人类感伤的情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对上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感悟,实际上是让受教育者从中进行各种情感体验,提升情感智慧。让受教育者置身于产生各种情感波动的情境当中,让其在心灵的碰撞中去理解感悟人生,进行各方面的情感培养与锻炼,健全各种情感的必备要素,获取身心的健康发展。
情感智慧的另一主要方面就是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中国知识分子中,在这方面最能给我们启迪的莫过于苏轼。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就是身处逆境而能旷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东坡晚年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黄州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惠州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在儋州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可以说一生浮沉的苏轼正是在“黄州、惠州、儋州”式的人生悲剧中完成了其人格风范的塑造。这三个时期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空前的丰收。林语堂说:书架上列着苏东坡这样“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个大补剂”。作为“灵魂大补剂”的苏作,无疑为我们现代人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提供了应对的范式。
(2)文学教育实质也是在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范围很广,文学作品、影视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都包括在内。但文学作品是人们借以进行审美活动的一种主要材料,对文学美的感受、鉴赏能力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此种基本能力才能有创造美的能力。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现实需要支配了一切,功利盛行,科技发达,人类理想、精神表达的文学因为不能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席勒也曾经经历了类似的时代:“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尊祟它。在这架粗糙的天秤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艺术失却了任何鼓舞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喧嚣市场上艺术正在消失。”人们的审美活动完全变成了对感官快乐的追求,纯粹变成了对美的消费。我们的社会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席勒为当时的病态社会开出的良药就是进行审美教育。虽然这是种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但就艺术的功能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追求与理想,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又因为文学教育具有突出的情感教育功能,能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这也是审美教育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周金声 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光明日报, 2004.
[2]蔡运桂《艺术情感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3]林语堂《苏东坡传》[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1.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大学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2005B175).
叶华利,女,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