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竞争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作者:梁书琴
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我也力求引导同学们正视竞争,利用竞争,让它成为催人奋进的正面手段。比如,在语文课中,我们经常创设许多讨论的话题,让同学们在课下做充分准备,在上课时评出优中差,按此提出表扬和加分,无论是作文还是背诵默写、思考问题等都进行详细的登记公布,并给优胜者加分,把一些知识性问题定期搞成抢答题、必答题。实践证明,同学们答题积极性、主动性奇迹般地高涨,掌握问题的准备性和全面性有了出人意料的提高,每次比赛前都有一种“出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同学们的状态远非我们先前以为的“麻木”,而是不断迸出智慧的思想火花,有的甚至“一鸣惊人”,思想远比我们想象的深邃。包括上课的眼神都由先前的暗淡无光变得炯炯有神了,谁又能说这不是竞争带给他们的好处呢?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这不仅仅是强者,更包括了弱者,我们常常觉得一个课堂内,总是有人跃跃欲试,积极投入,而也总是有一些人“倦伏”在课桌上,永远都抱着逃避和冷漠的态度,“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似乎课堂是别人的,自己只是个局外人,老师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从未有什么担心,被提问的“风险”微乎其微,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跟随老师思考问题的可能性,“竞争”对于他们来说永远都是个遥远的话题,如何让这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中等生和差生也激活起来,竞争也是个很好的手段,比如男女竞争,课堂南北竞争,小组竞争,问题浅显化,让每个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做到,要求每个人发言,而不是每天每节把课堂变成仅是几位冒尖的同学展示的舞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把合作与竞争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每一个班级,差生的成绩和他们本身的竞争意识,自觉性不强都是每个老师头痛的问题,而且是为数不少,这样,老师撒大网,花了很多时间,心力交瘁也收效甚微,个个都顾却可能个个都顾不上。可是如果一个一个来,实践证明,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们都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也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正视现实,寻求自身的价值,不能坐等机会全部白白溜过,学会和认识到有付出就能有收获,“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于是,我就让成绩较好并具备竞争意识的同学主动来帮一位“差生”,然后,他们每对之间进行竞争,落实到每一项具体任务,掌握了两者都加分。这样不仅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建立了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想,竞争是一把“双刀剑”,因为有了市场的竞争,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才使消费者称心如意;有了体坛的竞争,才造就了刘翔的飞跃,有了政坛竞争,才有廉洁奉公、兢兢业业。那么,我们课堂上的竞争,才使学生奋发向上,英才辈出。竞争时要告诫每位同学“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要知道“失败乃兵家常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的碰撞和交错中创造自己有益的价值,希望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让每个同学都能扮演自己浓墨重彩的角色。
梁书琴,广东珠海市南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