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3期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作者:王继平




  在教《这就是我》这篇课文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教学设想:
  1、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本次活动是中学阶段的第一次,故教师指导相应多一些。
  2、“语文综合性学习”七个字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语文”二字,“综合”和“活动”仅仅是手段。在“综合”中拓宽视野、丰富文本,在“活动”中感悟文本材料,在纵横交错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宗旨。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口齿清楚、流利、有序地当众介绍自己,态度大方,声音洪亮。
  2、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抓住他人发言的主要信息,并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 要写出个性,写出新意来。
  4、能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健康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健康乐观地面对生活。2、难点:介绍自我突出个性。3、课时安排:四课时。
  过程设计:
  
  一、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1、采访。以“父母心目中的我”为内容,利用双休日时间采访自己的父母,让父母说说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以“同学心目中的我”为内容,利用课余时间采访自己的同学,让同学说说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采访之前要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采访时要做好记录。为自己精心设计一张卡片——“这就是我”,卡片上所填内容要体现个性。2、做现场展示绝活的准备。3、今后的你会是什么样?请用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来代表自己未来的形象,并要说说为什么。
  
  二、组织实施:
  (一)分组交流(一课时):
  1、学生在组内自我介绍。
  2、学生在组内展示绝活。
  在此过程中,推选出本组参加全班交流的同学。
  (二)全班交流(一课时):共三个大的板块
  第一板块:个性的我
  “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芸芸众生,用尽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但是,世上仍旧有人不了解自己,仍旧有人找不到自己,仍旧有人因为盲目追求,而白白耗费生命……你了解自己吗?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对自己的介绍。
  1、明确要求:在台上介绍自己的同学。要求在介绍时,第一,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第二,介绍要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第三:自我介绍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台下的听众也有要求:第一,认真听台上同学的介绍,并能听出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第二,若有问题想和台上发言的同学交流,不中途插话,要待同学发言结束后方可。
  2、学生代表到台上做自我介绍,每介绍完一个同学,给其他同学一定的时间就自己感兴趣的、有疑问的地方现场采访该同学。
  3、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一环节进行简单小结。
  第二板块:精彩的我
  早就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个个身怀绝技,我早就想一饱眼福了。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精彩的我”这一环节。
  1、明确要求:擅长朗诵的就给大家朗诵,擅长唱歌的就给大家唱一首歌,擅长弹奏乐器的就给大家弹奏一曲……总之,你有什么绝活就展示什么绝活。在展示绝活的时候,一定要在“精彩”二字上做足文章。对观众的要求是认真欣赏,并做好点评的准备。
  2、学生展示绝活,每表演完一个,留一定时间让观众点评。
  3、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一环节进行简单小结。
  第三板块:理想的我
  今后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你呢?请用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比如大雁、乌龟、小草等来代表自己的形象,并要说说为什么。
  要求:说的时候,要做到清楚、流利、有条理。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学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个板块进行完毕,教师作全班交流活动总结,并布置:利用课余时间,小组长共同合作,把每个学生的个人卡片张贴上墙,办一个“这就是我”的专栏。
  (三)作文(两课时):
  写作文用一课时,评讲作文用一课时。
  作文要求:以“自我介绍”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写作时内容要有所侧重,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新意。
  王继平,湖北秭归县九里中学教师。